第175章 练兵实录(第2/3页)

要不然的话,他就算有再多的借口,英王赢述及文勃源都不会轻易许他离开西园军。

董潘、吴雄也不顾文勃源在场,直截了当的就问陈海:“这本练兵实录,河西能否抄录一份?”

文勃源脸色微微一变,玄法仙诀之所以万人敬仰、会被世人奉为珍宝,最为关键的就是严格控制传播渠道,唯有在有限的人群里进行传授,才越发珍贵,倘若燕州人人得而传习,所谓的玄法仙诀又有多少价值可言?

兵术绝学也是同样的道理!

只是太微宗是陈海的师传宗门所在,陈海本质上还是董宁借用给他们这边的客将,陈海所修所悟,自然要第一个奉献给所修行的宗门。

董潘、吴雄这时候只是提出抄录一份,而没有要求陈海不将这份实录传播出去,就已经够仁义已尽了,他有什么借口阻止?

“我毕生所求是玄法大道,治兵之术于我不过是雕虫小技,怎么会蔽帚自珍?太微宗及世子对我恩重如山,倘若能稍稍回报宗门及世子,陈海又怎么会不愿意?”陈海大义凛然地笑道,他这些话辞都是为以后脱离西园军铺路,笑盈盈的将练兵实录从文勃源手里先拿过来,递给董潘,说道,“那就烦请董帅找人多抄几份,过两天也给文大人送几份过去……”

陈海的话也不会引起方勃源、董潘等人的质疑。

寒族子弟困于修炼资源有限,这才会先取功名利禄,但在这个强者为尊的世界,功名利禄最终还是需要更高的修为境界及实力进行巩固。

陈海虽然不同于寻常的寒族子弟,但此时担任宿卫将军,还是远远高过他此时的修为境界,他想潜心苦修以证玄法大道,都是极正常的想法。

大多数的年轻宗阀子弟而言,进入军中任职也多为历练,就像此前雷阳谷大溃,很多武官营将逃跑起来一点都不拖泥带水,大不了直接逃回各自的宗阀、宗门潜心苦修,一点都不用怕太尉府能责罚到他们头上去。

见陈海流露出隐退的意思,文勃源也没有说什么,心想着待董潘抄寻过后,他要细看这份练兵实录到底有多大的价值。

……

《练兵实录》著好,抄录起来极是方便;何况踏入明窍境的玄修强者,都可以直接将实录内容分毫不差的“拓印”到识海之中,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过目不忘。

董潘那边将陈海所著的《练兵实录》原件给扣了下来,说是已经传回太微宗,交给世子董畴审阅去了,此外抄录了十二件副本给陈海送了回来。

陈海将这些副本传给赵融、屠子骥、冉虎、厉玉麟、岑云飞等人,又给文勃源及屠重锦都分别送过去一本;还给陈青送过去一本。

想起那天董宁想加入扈卫营却被他拒绝后的萧瑟神色,陈海还是让蛮奴铁鲲拿了一本《练兵实录》的抄本,专程给董宁送去。

陈海没有要众人立下神魂大誓,也就不拘众人继续将练兵实录所载的治兵等法传授给他人,甚至不拘众人抄录更多的副本传播出去,但很快文勃源与董潘还是一起找上门来,送来《大日焚天剑诀》、《戮神戟》的残卷抄本作为谢礼。

《大日焚天剑诀》是剑修、武修能修炼的无上剑诀,学宫所珍藏的残卷,只录有大日焚天剑诀前五式绝学;文勃源送来的残卷抄本,只录有大日焚天剑诀前四式绝学;即便是如此,大日焚天剑前四式绝学,也是明窍境后期剑修强者才有可能完全掌握的无上剑诀。

《戮神戟》太微宗所保留的残卷,也只录有前两式玄戟绝学。

陈海在宗门时已经修习戮神戟的前两式绝学,也在这两式绝学的基础上,融合其他玄戟战诀,创出他此时所掌握的最强战戟十步断水斩。

不过,董潘送过来的残卷,是经武威神侯董良修订过的,董良在《戮神戟》前两式绝学及总纲的基础下,摧导到第三、第四式戮神戟,可以说价值不在《大日焚天剑诀》残卷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