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梅坞堡(第2/3页)

以越城郡主董宁为首的太微宗三百弟子,与天枢院学宫派出的祭酒联系后,绝大多数人就选择当天直接进入燕京城,住进学宫安排的馆舍之中,准备参加年后将举行的学宫闱选。

梅坞堡这边是太挤了,让这些太微宗的天之骄子们,与扈卫及随侍一起睡通铺,有些太为难人了,他们宁可进城住客栈,也要比留在梅坞堡强得多。

何况他们这些弟子是过来参与天枢院学宫闱选的,进了秦潼关,就不需要再与进秦使团搅和在一起了。

……

所谓的闱选,可以说是大燕帝国的宗门科举。

大燕帝国的中高层文武官员,实行的是察举制,由天枢院与宗阀世族共同行使察举权力;而大量的中低层文武官吏,实行的则是闱选制。

每隔数年由诸宗推荐绝大多数修为踏入辟灵境的弟子,进燕京天枢院参加闱选,入榜者进天枢院学宫修行数年,再授文武官职。

天枢院的学宫建在一条梅林石溪之畔,又称梅渚学宫,在大燕帝国的地位,相当于陈海所理解的太学、国子监。

闱选制可以说是察举制的根基及补充,即便是诸多自成一系的军镇、藩镇,甚至一些属国,想要保证在帝国中枢拥有一定的影响力,每次学宫闱选都会选派天资优异的弟子参加。

燕州的宗门玄修,除了有天榜、地榜评价那些杰出的玄修人物之外,学宫每届入选的学宫弟子榜单,又名春闱青雀榜,排名居前者都会被视为燕州年轻一代最具潜力、也是极受宗门及天下重视的后起之秀。

当世天榜、地榜中的人物,早年都在春闱青雀榜上占有一席之地,可见春闱青雀榜受到重视,也是理所当然之事。

陈海、周钧、陈青这次也要参加闱选,但除了陈青先住进学宫馆舍,陈海、周钧刚到燕京,有一堆事要协助陈烈、苏原处理,就先留在梅坞堡,现在诸事都没有理出个头绪来呢。

与鹤翔军使者对质,是葛玄乔、陈烈、董潘这些大人物的事情,苏原这次也特意到燕京来,决定将药师园兵甲铺开设到百郡之中的燕京城来。

陈烈不再身居要职,仅凭借进奏副使的有限薪俸,还填补不了药师园养上千精锐扈兵的空缺,奇袭池山城所得的战功奖赏,也就够药师园支撑两年,故而兵甲铺的买卖还是要更大规模的铺开。

统管昭阳亭侯府内务的苏原,不会长期留在燕京,而无论是陈海或周钧谁通过闱选留在燕京,都要在周景元等人的协助下,将在燕京城开设的药师园兵甲铺维持下去。

最早初的计划,大家都是想着将兵甲铺开到燕京城,然而将药师园所铸造的良铁兵甲往燕州腹地输送,以谋商利,但一路看流民塞道,秦潼、天水诸郡的形势要比想象中严峻得多,陈海他们就担心从河西郡长途运输精良兵甲,更容易成为流民、匪寇盯上的目标。

陈海与舅父陈烈及苏原商议,除了这次携带入燕京的一批兵甲外,还觉得他们有必要在相对平静的京畿地区治办铸造场,直接铸造精良兵甲……

此外,越是兵荒兵乱,往返诸郡府县的商旅越缺乏安全感,在京畿地区护镖将是一门好生意,也能将昭阳亭侯府此时闲置的上千精锐扈兵充分利用起来。

陈海主张在京畿开设药师园镖行,与兵甲铺互为依托,此时随他们进入燕京的昭阳亭侯府两百扈兵,就可以直接留下来。

陈烈、苏原定下调子,剩下来的就是陈海带着葛同、丁爽、周景元他们去执行、去处理。

丁爽、周景元等人,看似修为不高,却都是极有才干的人。

也由于孙干、陈权、陈昱、陈彰等人都闲置下来,药师园此前的诸多事务、事权都要重新进行调整——周景元不可能再继续独掌矿场与冶炼场及上千奴工,葛同也不可能再继续掌握药师园寨城内外的防务跟治安;包括弟子营,陈海这次出发前,也都移交给孙干掌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