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再入宗门(第2/3页)

陈海自然是跟周钧一样,在成为内门弟子后,就可以直接在陈烈跟前修行,因而他们对外从此又多了一重身份,那就是太微宗溅云崖弟子,从此便与下面的道兵弟子,成了两个不同阶层的人。

而倘若陈海、周钧不能在四十岁之前修入明窍境,就会被剥夺内门弟子的身份;而修入明窍境,成为真传弟子,倘若不能在六十岁之前有进一步的突破,同样也会被剥夺真传弟子的身份。

当然了,内门弟子、真传弟子的身份被剥夺之后,并不意味着就与太微宗脱离关系,宗门及武威军还有大量的职缺,等着人去填。

长生证道,如梦难期,诸多子弟争入内门修行,不过是争一个好的出身而已。

陈烈在清曦峰开辟溅云崖洞府修行,陈海、周钧以后若想留长年留在太微山,溅云崖就是他们修行的去处,但太微宗的山门,则设于碎金峰前的栖云岭……

太微宗虽然与武威军是一体之两面,宗门之内却极力想超脱于红尘世俗之外,从太微山南麓的丘岭区域北上,都没有一条完整的山路通往栖云岭,更不要说云深之处的七座主峰了。

三人所乘都是上等的青狡马,翻山越岭都不在话下。即便如此,陈海他们从玉龙府城赶到太微山南麓,三千余里,都不用两天时间,而进山四五百里路,却足足跋涉了四天四夜,才来到栖云岭山门前。

不过,这要比当初陈海在赵山、钱文义的看押下,从清曦峰走出太微山要轻松多了。

陈海此前被姚族驱逐到河西来,有半年多时间都住在溅云崖,但太微山林深壑险,七座主峰相距极远,不乘灵禽,凡人在山里摸爬大半年都未必能走出山里,陈海对上七峰的情形也不甚熟悉。

好在有吴蒙,陈海、周钧倒不至于摸不着门道。

栖云岭作为太微宗的总山门所在,分设七殿执掌诸多事务。

七殿可以说是道院的升级版;不仅内门、真传弟子在太微宗的修行,都要受栖云岭七殿的约束,同时掌管太微山南北三十多座道院的玄门总枢,也设于栖云岭。

陈海、周钧拿着昭阳亭侯府、黄龙渊道院的信函以及他们原先的弟子印符,先到祖师堂登录名册,换取新的弟子印符。

每年得录上七峰内门修行的弟子,多则七八十人,少则二三十人。而将所有在上七峰潜修以及到军中历练或外云游历的内门弟子,加起来也就一千余号人,真传弟子就更少了。

祖师堂这边早就知道陈海、周钧的到来,主事查验过印信及弟子符牌无误,就将他们录入名册,随后这名辟灵境后期的主事,就亲自领着陈海、周钧走到栖云岭后山的一座崖洞前。

“又有新的弟子进上七峰修行,还请葛长老赐他们弟子印符……”

“孙不悔,你越来越偷懒了,你将印符拿去交给他们祭炼便可,非要过来打扰我潜修。”一个惫懒无比的声音从崖洞里传出,接着就见一个身材高大的老道从崖洞里走出来,老道雪白须发乱蓬蓬一团,破破烂烂的道袍都不知道在他身上穿了多少年了,却给人不染尘埃之感。

而看老道边走路连打呵欠以及往后衣领里伸手挠痒痒的神态,绝不像是静心潜修被打扰了,应该是在洞中打瞌睡被吵醒了。

“这次比较特殊,只能麻烦祖师爷亲自赐符。”主事孙不悔在惫懒的白发老道面前毕恭毕敬地说道,他说特殊是陈海没有开辟灵海秘宫,无法在祖师堂当场祭炼弟子印符。

与道兵弟子不同,内门弟子所得的弟子印符,本身就是一件黄级下品法宝,一经祭炼,只要进入太微山的范围,就会与祖师堂的镇殿之宝生出感应。

按照要求,这枚内门弟子的印符要是验明正身后当场祭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