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风云际会正当时(第2/3页)

陈海也是到这时,才有机会真正亲眼看到这座传说上古时曾有黄龙出世的山中湖泊。

除了四周山岭围合的盆地地形能汇聚雨水来,黄龙渊湖底还有一眼灵泉往外出水。

也是这口灵泉,保证黄龙渊在持续数年的大旱中没有彻底干涸,使得黄龙渊附近笼罩着淡淡的灵气。

黄龙渊作为玉龙山深处不多的水源地,即便在持续数年大旱后,水域缩少了七八成,但还有上千亩的水面,最深处有上百米深,又有大型灵泉喷涌,是玉龙山里难得的良地。

只是黄龙渊位于鹤翔、武威两镇的分水岭附近,地方极为敏感,两家事先谁都没有占据这处良地,这时候,武威军就再也不客气了。

双峰石寨位于黄龙渊的北面,都武尉将军柴腾决意要厉向海在黄龙渊的南面山岭,再择一处险峻处建造哨垒。

再往南两三百里,就是鹤翔军镇所治的兰川郡辖域,地形相对平缓一些,在黄龙渊的南面修建哨垒,可以俯瞰兰川郡的边地。

厉向海率主力坐镇双峰石寨,除了修缮双峰石寨外,还要从玉龙府征用更多的民夫,开凿双峰石寨与陈桥寨之间的栈道。

石峡在玉龙山里弯弯曲曲,路程拉得极长,又极其狭险,只能供步卒通过,需要开辟新的通道,除了供车马通行外,还要将连接陈桥寨的路程大幅缩短到两百里以内。

厉向海同时又令厉虎率陈海、沈坤、葛同三队武卒、一千民夫,进驻到黄龙渊南面的山岭之中,选择一座废弃的山寨改造成坚固的哨垒。

厉向海虽没有袭得历氏亭侯的爵位,却是厉氏现存唯一踏入明窍境的强者,地位不在厉氏宗主之下,所以将厉虎、厉玉麟等一批族中精英弟子调过来辅助他治军、驻守黄龙渊。

厉虎、厉玉麟都有辟灵境中期的修为,在军中地位自然要比陈海他们高出一截。

黄龙渊驻军可以扩编到两千武卒,但即便是接管玉龙府军的一千武卒,绝大多数都没有武道修行的基础,远谈不上精锐,需要艰辛的操练。

陈海不想耽搁修炼,此外他也不是很熟悉琐碎的操练军务,就将赵山从蒙邑调过来帮他训练武卒……

陈海这是宗阀子弟的派头,厉向海、厉虎自然不管,要是陈海能从陈族调来更多的精锐老卒,不会影响他们的地位,还能大幅加强驻军的战力,何乐而不为?

……

陈海他们作为最底层的武官,不清楚大都护将军府与帝廷中枢及鹤翔军交涉的具体进展,但九月中旬,鹤翔军在玉龙山南面的盐川府,直接增设盐川大营正式收编投降过去的十数万乱民。

由此可见,大燕帝国西北部的两大巨头,在帝廷中枢的斡旋下,谈得并不开心。

针对鹤翔军的举措,大都护将军府于九月下旬又颁布三道新的命令。

一是在新桥寨设县邑,将玉龙府治南迁到新桥县;二是正式新设与微江大营、铁流大营等平级的玉龙大营,提拔柴腾任玉龙大营都护副使,暂摄玉龙大营,兼知玉龙府,后续大都护将军府还将从各部抽调更多的精锐兵将补充到玉龙大营;三是令赵如晦、张怀玉等人到玉龙山黄龙渊设立玉龙山黄龙渊道院……

一切都如陈海所预料的那样,玉龙山风云际会正当时。

武威军在玉龙山北麓,新设玉龙大营,大规模扩编军备,新增县邑,又设直属于太微宗上七峰内门统领的黄龙渊道院,实际上已经是将南面的鹤翔军,当成与金州西羌诸族一样的敌对势力进行最高级别的戒备了。

事前谁都没有想到,太微宗只想速战速决的玉龙山平乱一战会败得这么惨,两名明窍境长老、五十余内门弟子以及七百多道兵弟子殁于此役,丧命黄龙渊;也没有谁事前会想到,玉龙山平乱一战,会直接拉开武威军与鹤翔军两大巨头,在帝国西北部对峙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