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2/3页)

傅辛夷忍俊不禁。

桂晓晓见傅辛夷偷笑,觉得傅辛夷是没见着现场:“我刚开始还想,多送点就多送点吧,他们蒙古是用布包着送的,能送多少呢对吧?”

傅辛夷点头。

桂晓晓给自己灌了口茶:“他竟然用箱子装着糖和茶叶过来送。箱子用布抱着!几箱几箱啊!我这辈子都吃不完那么多糖。”

自从江南制糖发展后,运河河道平稳,京城的糖价格便宜还白得漂亮。

傅辛夷想象着一箱子抬着进门,一打开。别人是炫耀一箱子的金银财宝,放到格根哈斯这儿,炫耀一箱子的白糖。

她被逗得咯咯直笑。

桂晓晓知道傅辛夷出不了家门,语气抑扬顿挫。给她讲自己最近在京城,在格根哈斯手里都遭遇了点什么:“听说蒙古要送好几回礼,又想着要贴合一点京城的习俗。然后他带了一只骑着羊的雁子。”

傅辛夷差点没笑昏过去。

她嘴里还含着酸果子,结果又笑得不行,险些把自己给呛住,愣是把自己笑得脸都微微泛红。

桂晓晓见傅辛夷笑成这样,忍不住跟着笑:“你干嘛,有什么好笑的。”

傅辛夷哪里能想到格根哈斯能那么厉害。

骑着羊的雁子。

天呐。

这人脑子的想法简直突破了傅辛夷的想象极限,连话本都讲不出这样的事情。傅辛夷几乎可以预料到在媒人的八卦下,整个京城即将再度吃起桂府的瓜。

太香甜可口了吧。

傅辛夷半点没能缓和过来,笑得眼泪盈眶,忍不住取手帕轻微擦了擦眼角泪水:“然后呢?你家里是什么反应?”

桂晓晓撇嘴:“还能什么反应?我哥和格根哈斯去‘切磋’了一下武艺,然后我哥明明该是被按着打的,格根哈斯每回得了上风又赶紧装弱。到后头我爹都说不出话来。”

能说什么呢?

这男子和个二憨憨一样,就凭着一腔“我会对桂晓晓好”冲上门来。

而对于桂府而言,他们所需要的女婿是最不能只看“对桂晓晓好”这一点的。这世上好男人有,但并不是所有男人都能一生从一而终。他们不想凭着一时情谊将自己女儿赌进去。

蒙古距离京城可太远了。

一旦桂晓晓嫁过去,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她不能最快速度求助娘家,不能求助自己好友,只能靠自己扛过去。她在京城所学的大部分事,几乎都没有办法用。

桂府要考虑很多,至少要考虑到,要让格根哈斯知道,桂晓晓是很重要的。他娶她是在爱情上,在今后的生活上都是值得的。他要是有朝一日得罪桂晓晓,必然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唯有这样,他们才能放心将桂晓晓交出去。

桂府是将桂晓晓养大了,可他们依旧觉得对桂晓晓有所亏欠。京城里的大家闺秀哪里有会因为一桩婚事而远走他乡的呢?

桂晓晓年纪渐长,逐渐看明白了这个道理。但这种事情哪里需要放在嘴边说呢?

想得越细,反而越容易伤感情。

她就是想轰轰烈烈喜欢一场,轰轰烈烈嫁个人,然后过自由自在的一生。她的今后不论是喜或悲,都由她自己现下所做来决定。

桂晓晓嗑着瓜子,见傅辛夷笑得差不多了,才将桌上果碟子推过去:“再吃一个,听说你最近是反应最大的时候,过几个月就好了。”

傅辛夷再吃了一颗酸果,应了一声。

两人聊够了格根哈斯,随后话题又转移到了京城里其他人身上。京城从来不缺少趣事,有的事情刺激到仿佛和假的一样,但转头从再一个人口里应证,那事确实是真的。

“我听说啊,工部新来了一批很厉害的匠人,全是从各地征召来的。户部也有一些地方老农。”桂晓晓先是聊起了这些还算正经的事。

傅辛夷应了几次,随意说了点能说的,就又听桂晓晓聊起了:“薛贵妃的表哥知道么?他儿子我听说上花楼被人打了。结果啥也不敢说,你知道为什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