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八〇章 世袭罔替(终章)(第4/6页)

周氏整个人都不正常了,脸上表情阴晴不定,嗫嚅着想张口却不知该如何说起,半天后“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蹲下来双手捂脸,显然心情激荡。

沈溪跪下来,恭敬地给周氏磕了个响头,嘴上道:“无论娘是否接受,惠娘已是沈家人,希望娘能接受。”

周氏骂道:“混账东西!你个臭小子,还不如让她死了呢。”

这个时候,周氏把满腔的思念和久别重逢的欣喜化成愤怒,对惠娘发出近乎恶毒的诅咒,但这仅仅是她想成全惠娘名节,以及维护沈溪的名声,并没有包含个人因素在内。

沈溪再次磕头:“即便娘不接受,此事已发生,无法挽回。另外,近来新城这边或有变故,我不想娘担惊受怕,正好咱们离开家乡差不多有十年了,我想请娘代表孩儿及全家回家祭祖。”

“我在闽西汀州老家置办了几座大宅子,还在钱庄给您和父亲存了两万两银子,你回去后可以随便拿来花销。等到十月,娘再来新城,我们一起回京。”

说完,沈溪不再跟周氏解释,扶起惠娘,再抱起沈泓,一家三口出门而去。

周氏站在那儿呆若木鸡,却不知该用如何言语挽留。

……

……

七月二十二,周氏和沈明钧夫妇在沈府家将护送下,回闽西老家省亲。

这两位可是皇后沈亦儿和当朝监国沈溪的爹娘,沿途官府盛情接待,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士绅纷纷宴请并送礼,天下为之瞩目。

沈溪丝毫也没有想过让父母低调的意思,依然按部就班地练兵,八月初四这天再次率领舰队出海训练。

这天共有六十条大船和一百五十条中型船只出海,而被皇帝指定为出征主帅的唐寅,却以身体不适为由,并未登上指挥舰。

这次是战前最后一次规模浩大的“实战演习”,按照计划,水师会出海半个月,进行包括队列行进、炮击、追击、打扫战场等演练。

舰队出港浩浩荡荡,黄浦江上帆影林立,城中军民纷纷涌到江岸围观,但因并非正式出征,这次观礼没有引起朝中大臣重视。

“大人为何在此?”

唐寅站在码头看着,等沈溪的座船出海后,幕僚诧异地过来询问。

唐寅心情很恶劣,回首喝斥一句:“本官做事为何要向你解释?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即可,无需多言。”

“是,是。”

幕僚噤若寒蝉,赶紧退下。

此时船队已驶出黄浦江,唐寅望着远去的帆影,懊恼地摇摇头,转身而去。

沈溪站在船艉,眺望新城,神情复杂。这时云柳走了过来:“大人,舟山群岛那边已准备好,下午舰队就可以进港泊靠。”

“嗯。”

沈溪看了看天色,沉声道:“已经有多名西洋船员说今明两天或有台风过境,把一切安排妥当,不能出任何意外。”

“是!”

云柳领命后恭敬退下。

随后沈溪进入船舱里的房间,一袭男装的惠娘刚帮沈溪收拾好东西,听到脚步声,回头看向他。

沈溪过去揽住惠娘的腰身,叹道:“心结该放下了,此番将是你新人生的开始,从此后再不用担心世俗的眼光。”

……

……

沈溪出海当晚,海上兴起狂风巨浪。

第二天上午强台风登陆,新城处于风眼位置,损失异乎寻常的惨重,港口内泊靠的船只折损巨大,船厂也遭受毁灭性的破坏,厂房坍塌,大量工人被埋葬在废墟中,城里的居民也是伤亡巨大。

而出海的沈溪迟迟没有消息传回,唐寅作为皇帝委命的出征主帅,第一时间向朝廷报讯,陈述此番新城遭受台风袭击的巨大损失,着重提到大明水师很可能已经出事,朝野为之震动。

“……陛下,沈大人领兵出海后,音信全无,倒是其后两天,闽粤等地相继有倭寇犯边的报告传来……佛郎机人知道大明要跟他们交战,伙同倭寇来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