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八章 无果而终(第2/5页)

如此一来,山上剩余的倭寇生力军不可能超过三百,这让官军平定大衢山岛的战事失去悬念。

为谨慎起见,沈溪还是没有下令让宋书即刻带兵攻山,而是先等他和胡嵩跃的人马抵达后,再一起进攻,如此也是防止倭寇在五头山周围布置的地雷、陷阱等机关发挥作用,人马整齐时攻山不容易出现意外。

到上午辰时末,斥候排除地雷和陷阱后,官军主力攻上山顶。

沈溪没有亲自上山督战,最后山上倭寇都被宋书的人押送下来,清理善后工作依然还在进行。

三军上下有条不紊,官兵因之前佛郎机人突然来袭而变得谨慎,没有人为了一点功劳而去争论什么。

“大人,山上倭寇悉数消灭,此战俘虏四百余,加上之前在癞头山、杨梅山俘获的老弱妇孺八百多人,这一战可谓大获全胜。”宋书很兴奋,他没跟沈溪经历几次胜仗,眼前的胜利已让他觉得很了不得。

打倭寇乃是皇帝钦点的战事,在这场战事中有良好的表现,为他将来的仕途提供极大的便利,而跟沈溪这个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搞好关系,更是他在朝廷无往而不利的通行凭证。

沈溪没有任何的喜悦表情挂在脸上,此时他正在临时搭建的军帐中,对着一张发黄的地图发呆,宋书凑上前大概看了一下,不是以前那种大开大合的军事地图,仅仅只是关于大衢山岛的地形图,看纸张的年代,估计有些年头了。

“大人,您觉得有大批倭寇隐身于岛上某处?要不要掘地三尺,派人彻底搜查一遍?”宋书请示。

沈溪闻言抬起头来:“为了隐藏起来的几个散兵游勇大费周章,不是聪明人应该做的事情……这座岛有太多山峦可以藏人,就比如西南面的观音山,如果要彻底清查,可能需要十天半月,这么长的时间我们可耽误不起!”

宋书拿出受教的神色:“卑职明白。”

沈溪道:“现在的问题是,佛郎机人的船队没有走远,很可能在我们离开岛屿后就要跟他们开战……本来我还准备吃过午饭,全军就在旱门港上船,动身前往定海卫,现在看来,时间要往后拖一拖。”

宋书一脸坚决:“要不咱们就在附近海域跟佛郎机人大战一场!”

“还不是时候。”

沈溪摇头道,“我方跟佛郎机人的实力差距没到一定能稳吃对方的地步……此时贸然开战太不理智,再过一年半载,我们舰队的实力就要远远超过他们,再加上水手也越发成熟,对周边海域水文情况也更加了解,我们何必在双方实力半斤八两时动手?”

“那大人,咱现在……”

宋书迷惑了,不知该做点什么才好。

沈溪将地图合起来,道:“暂时驻扎休息,把五头山好好搜查一遍,说不一定有意外的惊喜……本官稍后就要跟胡将军一起返回旱门港,防止佛郎机人乱来……宋将军,这里就拜托你了,一切见机行事吧!”

……

……

大衢山一战没有任何悬念!

倭寇没做太多挣扎便投降,旗开得胜的对战倭寇的战略初步实现,但沈溪却丝毫没有高兴的意思,便在于佛郎机人的出现带给他强烈的危机意识,沈溪意识到现在大明近海的制海权并不在自己手上。

岛上被铲平的营寨里,并没找到倭人的行踪,说是倭寇却仅仅只是一群大明海盗,他们在岛上所过生活并不是劫掠船只,更像是离开大陆在海岛过活的农民,靠打渔维持生计,在跟明军的交战中,他们甚至没有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这跟之前攻打上海县城一战有极大的不同。

沈溪担心的岛上那些地雷和陷阱并非这些贼寇所设,而是真正的倭人所为,在发现大明船队接近后,彪悍的倭寇主力早早便逃走,留下部分精锐在岛上拖时间,那天晚上的夜袭便是这些人发起,碰壁后连夜退往岛屿西部,乘坐隐藏好的船只逃往附近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