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八三章 反对和支持(第3/4页)

谢迁打量张懋:“怎么,你觉得没有这种可能?”

张懋道:“于乔,你有担心是对的,老朽不会贸然反驳,的确领兵在外行事就该有所收敛,不该提出建造新城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但你也要理解啊,之厚现在要平倭寇,短时间内大海船造不出来,他靠朝廷水军装备的小船去跟倭寇的大船交锋,胜利机会不大,如此一来便需要他在江南长时间屯兵……他的兵马屯驻旁处,不是更会扰乱地方,甚至有可能危害朝廷安稳吗?”

按照张懋的意思,若是沈溪真有心谋反,就不会想到去造新城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直接带着人马攻破繁华富庶的南京城,打出旗号反抗朝廷便可,怎么可能傻傻地造一座城池出来充当朝廷的活靶子?

谢迁没有就沈溪谋反的问题继续深谈,毕竟他自己也不觉得沈溪有谋逆的可能,当即板着脸问道:“建造新城花费不小,银两调拨,还有驻兵粮饷何来?朝廷从哪里一下子拿出那么多的银子?”

“这……”

张懋想了下,试探地说道,“这或许就是之厚为何提出要在新城通商的原因,若是能从番邦手上得到银两,那造城和造船的银子便有了着落,连兵马日常所需可能也不用朝廷来担负。此诚为一举两得。”

谢迁气呼呼地站起来:“英国公你是何意?就是不肯相助?”

张懋跟着站起,无奈地道:“于乔,你要么就跟陛下上奏,反对之厚接下来要做的事,老朽从来没说会逆着你的意思来,但之厚现在做的事明摆着是综合各方利益后拿出的结果,若陛下觉得可能养虎为患,自然会进行反驳,你在票拟中提一句,难道司礼监那帮人还敢把这么大的事情压下不成?”

谢迁气恼地道:“你又不是不知沈之厚跟张苑的关系。”

“他们之间能有什么关系?”

张懋不屑一顾,“之前有传言说张苑是因之厚的推选而东山再起,现在不证明只是谣言么?所有的根源还是在陛下身上,当今圣上乃是念旧之人,平时待人接物还算和睦,你有事直接去跟陛下上奏,相信陛下会考虑各方的意见。”

谢迁深深地盯了张懋一眼,失望地道:“既如此,老夫只有与虎谋皮一条路可选了。”

说完,谢迁转过身,有离开的意思。

张懋惊讶地问道:“于乔,听你这话里的意思,你要去跟司礼监的人见面?你这样可不行,在之厚提出建造新城这件事上,你应该秉承客观中立的立场才对,老早就否定不是什么好事,更不能因此去跟张苑勾连,如此成何体统!”

谢迁气恼地道:“若任由张苑去提,怕是奏疏一上去便有了定论……陛下定下的事情几时收回去过?”

张懋仔细想了下,觉得谢迁所说有几分道理。

当今这个小皇帝虽然在做事上还算有分寸,但大部分时候都是胡闹,而且刚愎自用,一向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过因为每次都有沈溪在背后擦屁股,以至于他登基后做的几件大事最后都变成利国利民的好事。

张懋道:“你去吧,若是能谈妥也好,若不成……老朽大不了陪你在乾清门外求见陛下!”

……

……

张懋最后这番话说得相当漂亮,但其实不过是在敷衍,以张懋的老谋深算可不会主动为自己揽活。

朝中虽然文臣武将相互依存,但文官却稳压武将一头,对此作为勋贵之首的张懋没有怨言是不可能的。沈溪属于文官中的异类,关键就在于他现在的身份和地位都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赢得的,几乎所有的勋贵都没把沈溪当作正统文官看待。

故此,对于沈溪的事情,张懋一向觉得不该多干涉,况且现在他还把孙子送到沈溪身边历练,一想琢磨着如何才能跟沈溪打好关系,要是主动去反对沈溪的上奏,便等于是结怨,智者不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