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与偏见(第4/5页)

“既如此,那就直接拿下问罪。”谢迁不耐烦地说了一句。

张懋苦笑摇头:“若真如此容易倒还好,关键是他们犯了什么罪?拿下后又能作何?陛下追究谁来承担责任?”

谢迁不知该如何回答这一系列问题,倒是夏儒适时拉了拉张懋的袖子,示意老友不要继续说下去,给谢迁一个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过了半晌,谢迁才道:“陛下实在太不像话了,不但不问朝事,甚至器重一群不知从何而来的奸佞小人,把好好的朝廷搞得乌烟瘴气……但咱们身为朝臣能如何?只能继续上奏,或者跟太后陈述厉害,让各方对陛下施压,除此外别无他法。”

“也好。”

张懋幽幽叹了口气,他已知道谢迁不可能拿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非常无奈。

谢迁问道:“如今张老公爷准备作何?”

“这不是来跟你商议么?”

张懋道,“若是有联名上奏之事,可以叫上老朽,如今五军都督府内诸多官员和勋贵都可以联名,不过最重要的是……算了,就当老朽没说吧。”

张懋欲言又止,显然是想暗示谢迁什么,但其实不用他说,谢迁大概也能理解跟沈溪有关。

正因为谢迁跟沈溪间的隔阂,让朝中那些对朝事深感担忧的大臣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在谢迁和沈溪间做选择,一边知道沈溪有能力办好事情,可以托以重任,一边却不忘谢迁是文官领袖,最好听从谢迁吩咐行事,二人产生矛盾,那干脆两边都不靠,改而等谢迁和沈溪自行安排。

……

……

张懋和夏儒离开谢迁的小院。

出门上了马车,夏儒不由感慨一句:“看来谢阁老也没什么好办法,找他用处不大。”

张懋苦笑:“这个谢于乔,一辈子都那么固执,以前有宾之他们在朝还好些,他最多只负责一些打下手的事,为政还算颇有建树……经过这几年他做首辅的情况,便看得出来,他做事甚至未必有之厚老练。”

夏儒道:“难道就不能想想别的办法?”

张懋回道:“谢于乔现在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应付防止之厚崛起上,笃定之厚会成为朝廷一大隐患……毕竟之厚是他一手带起来的,或许是怕留下千古恶名吧。恐怕连他自己都不会想到,他针对之厚时,陛下身边有那么多奸佞趁势而起,唉!”

夏儒似乎明白什么,不由叹息一声:“还是应该劝劝他,文官内部争来争去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昔日牛李党争就是前车之鉴。以我看来,沈之厚虽然年轻气盛,但所做都是对大明有利的好事,未必如谢阁老所说那般会祸国殃民,到底之厚状元出身,饱读圣贤书,明事理,懂分寸,知进退。”

“劝?呵呵,算了吧。”

张懋对此不抱太大希望,“谢于乔的脾气就跟倔驴一样,老夫认识他不是一天两天,一旦固执起来根本没法劝动,哪怕有时候缓和些,但转眼又变本加厉。幸好之厚没跟他一般见识……或许咱们应该试着去问问之厚,比在谢于乔这里浪费口舌好得多!”

……

……

谢迁做着他认为的实事,渐渐失去人心。

不但张懋和夏儒这样的中立派对谢迁深感失望,就连看起来跟谢迁亲近的文官集团中坚力量也开始离心离德,主要体现在杨一清、靳贵、梁储等人身上。

本来这些人跟谢迁都属于同一派系,现在却又不得保持中立,只有在谢迁找他们的时候才会出现。

而此时的沈溪对于京城发生的事淡然处之,这几天他只是简单处理一些政务,有时候甚至干脆躲在家中不出来,总归没人计较他这个吏部天官旷工,毕竟身兼两职,两个衙门的人都会以为他在另一个衙门,他想几时给自己放假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