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〇章 还来得及(第4/7页)

谢迁道:“但也不能如此行事啊……这分明是要卖官……”

何鉴脸色略微有些尴尬:“倒也算不上是官……以往宫内各职司太监,总会有些暗中走动和交易,只是不为外人道罢了。”

谢迁打量何鉴,问道:“你还听说了什么?难道之厚想从中大捞一笔?”

何鉴摇头:“能够获悉的消息实在太少,都是豹房那边传来的,陛下似有意让朝官知晓情况……听说此番陛下给之厚委派不少差事,其中接待番邦使节也一并由之厚负责,但想必后天之厚依然不会出席朝会。”

谢迁想了下,叹道:“他缺席朝会的次数也未免太多了些。”

何鉴一怔,随即想到以前沈溪也总是找借口推脱不参加朝议,当时主要是沈溪跟以谢迁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出现纷争,不想当众撕破脸,没想到时过境迁谢迁仍旧放不下旧事。

何鉴问道:“那现在当如何?难道我等要干涉司礼监掌印选拔?这……本就非你我职责,若过多掺和进去,只会引起陛下反感,到时候怕是连后天的朝会也会受到影响。”

谢迁望着何鉴:“那你的意思是不管不问,任由陛下在朝会前将至关重要的司礼监掌印定下,还以银子多寡作为评判标准……这用银子买来的官,未来恐怕会想方设法捞回来,如此必然会危及朝廷安稳,出现下一个刘瑾在所难免,而现在这个人还要跟之厚扯上关系……明知道后果严重还不去劝谏陛下,岂非未尽臣子之责?”

何鉴苦笑一下,不想管谢迁接下来做什么,他要做的就是把人通知到,至于谢迁要做什么恕不奉陪。

何鉴想了想,继续道:“以目前的情况看,张永张公公跟李兴李公公暗中较量,其余人等都未拿出具体措施……听说两位公公已在变卖家产,试着筹集银两,今夜可能还要找人去疏通关系,但无论怎样,之厚那边他们一定会去走动……于乔,你现在去见之厚,时间还来得及。”

“我不会去见他!”

谢迁义正词严,“这朝廷秩序如何,你我都很清楚,他总归只是后辈,哪怕背负陛下给予的职责也不能乱来。若他敢在这件事上中饱私囊,老夫非参劾不可!哼……”

何鉴问道:“但若之厚是奉旨纳贿呢?”

谢迁一愣:“你这话是何意?”

何鉴无奈摇头:“其实也是从戴义戴公公那里得来的消息,说是陛下已明令各竞逐司礼监掌印之人,必须向之厚送礼,具体缘由不太清楚。这可是皇命,谁敢违背?”

谢迁吹胡子瞪眼:“胡闹,简直是胡闹!作为皇帝居然勒令朝中人向官员行贿,这朝廷成什么地方了?这是荒唐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吗?”

听了何鉴的话,谢迁非常气愤,想说重话却底气不足,因为朱厚照做的荒唐事已不是一次两次,这也符合朱厚照平时的性格。

何鉴苦笑道:“陛下跟之厚产生嫌隙,暂时没有缓和的迹象,于是陛下便做一些事调和……如今正值朝廷对功臣犒赏时,朝野都在看这件事,若不能妥善处置陛下跟功臣间的关系,势必引起举国将士反感,于陛下声威有损。”

谢迁黑着脸不说话,显然他也想到何鉴所说这一层,此时朱厚照拼命对沈溪示好,等于是在给君臣关系找台阶下,这让谢迁更觉得无力。

平时朱厚照怎么应付朝臣,谢迁看在眼里,根本就是个完全不讲理的皇帝,何曾用讨好的方式去给自己找台阶下?

但在应对沈溪时,朱厚照却乱了方寸,骄横跋扈消失不见,所想计策荒唐可笑,谢迁心道:“之厚能驾驭陛下心思,既是好事,也是坏事,这朝廷上下除了他,怎就没有第二个人能掌握圣心?”

何鉴再道:“送礼的话基本会选择今日,还是那句话,于乔你去见之厚还来得及,否则明日连之厚自己也掌握不了事态发展,这出多少银子……不是他能决定,现在陛下就是想要银子,咱又拿不出来,本身豹房能自给自足是好事,户部暂时也没银子调拨,甚至连宫里都在节衣缩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