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一章 当官很容易(第3/4页)

周氏摇头:“没见到人,四房还在找,谁知道去哪儿了?不过有福建举子说看到他进了考场……想来也是,想六郎寒窗苦读十数载,不考进士还能做何?难道去当个教书先生?举人可都是官老爷,咱一门出两个官老爷,旁人那叫一个羡慕……”

周氏废话很多,谢韵儿没太往心里去,不过关于六郎沈运的事情她大概也明白了,那就是至今仍旧没回沈家。

至于沈运是否知道沈家阖家到了京城不得而知,以沈家费尽心思找寻都不得,甚至连沈溪都不知行踪,谢韵儿就明白沈运是有意躲避。

谢韵儿心道:“看来相公说的对,六叔这个人好胜心太强,应该不想受相公恩惠,想完全靠自己的能力上榜……但这年头要考进士谈何容易,难道一天不中,就一天不跟家里人往来?他在外求学,从未考虑子嗣传承,这算怎么个说法?”

周氏道:“别人家里的事情咱们不掺和,好儿媳,你可要把家事处置好,咱沈家要多添几个男丁才行,你看为娘我都有两个儿子,你们到现在还没给他生下第二个儿子,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如果不行的话只能让他多纳妾,不是还有曦儿么,府上丫头片子不有的是?她们没一个能影响你正妻的位置……”

谢韵儿面色大囧:“娘,您在说什么呢,儿媳知道分寸,不用您说也知道为沈家香火兴旺做贡献。”

……

……

沈溪出城后,又是十天没消息。

京城内以谢迁为首的文官势力似乎都淡忘了沈溪这个人,此时缺少钱粮供应的兵部衙门运转正常,两位侍郎陆完和王敞自如地处置公务,几乎没有任何政事积压,至于背后是否有沈溪发力,无人知晓。

眼看已到二月底,大江南北已是春暖花开,北国京城也开始有了春的气象。

朱厚照这些天玩得很尽兴,在没有沈溪管束的情况下,他几乎天天出宫见苏通和郑谦,打得火热,朱厚照如愿以偿交到两位不知他身份的酒肉朋友。

眼看就要到会试放榜的时间,朱厚照本想把梁储叫来问询一下苏通和郑谦的考试情况,顺带赐二人进士出身,但考虑到可能涉及君王威严,又犹豫起来。

这天朱厚照又出来跟苏通和郑谦喝酒,苏通在酒席上没有问放官的事情,因为这会儿沈溪杳无音讯,在他看来还是沈溪这个故友要靠谱些。

苏通问道:“不知迟公子可有沈大人下落?沈大人说是出城养病,中间回京城一次,与我等畅饮,再之后……就没消息了,莫不是沈大人那边出了什么变故,或者是去帮陛下做一些机密的事情迟迟未归?”

朱厚照笑道:“别的事情我不知,但沈先生的事情,我却清楚得很……你们算是问对人了。沈先生出城,是帮陛下练兵,你们也知道沈先生喜欢弄火器,这次他训练的火器营应该算是大明立国以来实力最为强劲的部队,如果发挥正常的话,一百人的火器营,应该能抵挡一千鞑靼兵马……”

在苏通和郑谦面前,朱厚照老喜欢吹牛,他本来说的都是实话,但在苏通和郑谦看来不可信,毕竟他们不知朱厚照的真实身份。

朱厚照以“迟公子”的名义说出这些话,根本就不会被苏通和郑谦采信,二人对视一眼,觉得朱厚照这牛皮吹得有点大,毕竟借着酒劲,二人平时也会吹牛,但尚未到朱厚照这么夸张的地步。

郑谦问道:“那沈大人几时能回京?他乃兵部尚书,长时间不在衙门坐镇……能行吗?”

“对啊,迟公子,你不是说有沈大人的消息,他现在何处?可否给我们个准信?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明日出城去见见他。”苏通心里没底。

他之前跟郑谦说过,如果完全依靠“迟公子”给他们放官不现实,必须得找到沈溪这个真正的靠山,若沈溪长久不回,意味着二人不会得到任何官缺,就算有官缺他们也不会应下来,因为只会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