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六章 临阵叛逃(第3/4页)

刘瑾甩甩手:“既然王军门这么说了,你们还不快去?”

总督府内顿时忙碌起来,许多人分头出去传报,将宣府主要领兵将领和文官都召集起来,大战一触即发。

……

……

宣府在孙秀成逃走后,终于要与鞑靼人作战了。

王守仁在总督府内发号施令,将城内驻守的上万兵马,还有六千多预备兵马调动起来,加强城门防守,防止鞑靼兵马趁着城内不稳发起攻城。

边军将士在听闻总督孙秀成弃城逃跑后,军心不稳,但王守仁的能力毋庸置疑,随着一道道军令下达,将士们迅速明白过来,城中就算少了孙秀成和一些主要将领,依然能照常运作。

王守仁可是皇帝派来的钦差,地位和能力比孙秀成更高,这一战由王守仁指挥,出不了问题。

将士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连夜加强城防,王守仁又派出大批斥候,探查鞑靼兵马动向。

安排好一切,王守仁方如释重负,他站在帅案前,整个人都虚脱了。

刘瑾脸上带着古怪的笑容,摸着白净的下巴,颔首道:“伯安,你能力还是不错的,咱家没看错人。”

王守仁抬头打量刘瑾,道:“刘公公现在肯相信孙秀成等人畏罪潜逃了?”

刘瑾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强自笑着说道:“咱家有说过不信吗?伯安,你放心,咱家会为你在陛下面前说话,就算你接管宣大一线兵权,陛下也对你绝对放心……再说了,朝中不是还有兵部沈尚书为你撑腰么?”

王守仁终于见识到刘瑾的反复无常,略一思忖才醒悟过来,如今刘瑾羽翼尽去,困守孤城,又不懂打仗,还想立下战功回朝官复原职,只有倚重他才行。

“时候不早,刘公公先回去休息吧!”王守仁不动声色。

刘瑾笑呵呵道:“军情紧急,咱家岂能说走就走?咱家要留下来跟伯安你探讨一下军情,你以为咱家对行伍之事丝毫不明?你这可就小瞧咱家了,当初咱家跟随沈尚书南征北战,有不少实战经验……”

王守仁心想:“你这样昏聩无能还自以为是的监军太监,没在沈之厚跟前拖后腿就算好了,谁会相信你的鬼话?”当下道:“城内军事部属均已完成,只要我们自身不出变乱,即便鞑靼人杀到城下,也无从攻城,本官有信心能坚守城塞……”

刘瑾语重心长地劝告:“伯安,此番陛下可是派我们来获取军功,你光坚守,如何能赢得一场辉煌大捷?伯安,你要知道,想要回朝得陛下赏识,甚至被陛下器重,一定要在这场大战中好好表现……”

刘瑾就好像一个四处招摇撞骗的道士,口灿莲花,向王守仁讲诉自己的理由,但说白了不过是利用王守仁帮自己获得战功。

王守仁不为所动,显得异常谨慎,摇头道:“对鞑靼一战,应立足于防守,如今宣府遭遇鞑靼骑兵袭扰,全在于孙秀成跟狄夷勾结……本官将上书陛下,对此人进行通缉,防止宣大之地城塞被他蛊惑,大开城门……”

刘瑾一阵心惊肉跳,连忙道:“你要上书,咱家帮你,但不是现在这个时候,等打完这场仗再说,你放心,只要咱家在位一天,必会让你风光无限……不但你自己前程似锦,连你父亲,也可入阁,成为当朝阁老,父子共事岂不美哉?”

……

……

宣府形势发生戏剧性的变化。

云柳的情报系统在这一战中发挥很大作用。

鞑靼人在大明境内一举一动,都被斥候紧盯,甚至草原上,也有斥候行动的踪迹,鞑靼人近乎无所遁形。

虽然这套情报体系不是由王守仁掌控,但他却是直接得益者,在宣府发生剧变的情况下,王守仁仍旧能做到对宣府周边战情的全面掌控,这让战事的主动权一直牢牢掌控在大明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