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3/4页)

沈溪跟着坐下,等周氏说事。

周氏道:“时候不早,长话短说吧……刚收到你四伯的来信,说是你六哥一直留在顺天府求学,让你帮忙照应……你能否给安排一下,进个学,或者到哪个衙门安排个职务……”

沈溪心想,就知道老娘说的不是什么轻省的事情。

“娘,有些事情您不太清楚,六哥去年会试不第后,一直不肯返乡,回信说留在顺天府,但人究竟在何处,我并不知晓,他也没有跟我联系的意思……您看看,这人都寻不到,如何个安排法?”

沈溪显得很为难。

关于沈元的事情,他之前确实有留心。

但沈元似乎不想让人知道他跟沈溪是同族兄弟,以至于会试落榜后,不知道在京城哪里安身立命,过一段时间便写封信回汀州府老家,但丝毫也没有跟京城沈家联系的意思。

沈溪知道,沈元争强好胜,不想让人以为他是靠关系取得的功名。

沈溪回朝当兵部尚书后,依然一点关于沈元的消息都没有,他又不可能发动自己的情报系统调查同族兄长的下落,暂时就没理会这件事。

却未料,沈明新和冯氏两口子担心儿子,又想让沈溪这个兵部尚书给儿子寻一条出路,赶紧写信向沈明钧夫妇求助。

沈明钧不管事,于是周氏便到沈溪这儿来抱怨。

周氏习惯把自己当成宁化沈氏的族长,在她看来,沈元的事情就是沈家之事,也是她的事。

其实就是多管闲事。

……

……

关于沈元的事情,沈溪不想过多理会。

因为他知道,考进士和当官对于举人来说是两难的抉择,不能同时进行,分心旁骛的话什么都做不好。

另外,大明典章制度在那儿摆着,只有考取进士才有大好前程,因此就算沈溪愿意帮忙,沈元也不会答应。

沈溪道:“娘,六哥到现在都没来见过我,说明他好胜心很强,希望考取进士后再谋求官职……您想想看,如今我们沈家在京城也算是名门大族,稍微一打听就知道住在哪儿,可到现在依然未见他登门拜访……连他自个儿都不急,您又何必勉强非要让我来为他做出安排?”

周氏有些不满了:“你可是沈家的顶梁柱……当初你祖母将这个家维持住,才有了你求学考取功名,你可不能忘恩负义……老娘我不懂什么学问,但也知道滴水之恩不忘涌泉相报,你就说帮不帮六郎吧!”

这会儿周氏早已忘记当初对老太太的怨恨,总是站在昔日李氏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维持一个大家族的稳定。

沈溪很想说,你口中的六郎,现在已经是举人了,很多路子根本不用我来给他铺,在人家不屑一顾的情况下我主动出面帮忙,即便把事情安排妥当人家也未必会领情。

心里这么想,但到底周氏亲自来说,沈溪知道不好拒绝,于是想了想,道:“既然娘都这么说了,那我遵从便是……如果我打探到六哥的下落,便派人把他叫到家里来,过问一下他的近况,如果可能的话安排他到衙门做官……时候不早,娘早些回去吧,太晚的话回去路上不安全。”

周氏听到这话,满意点头:“这样还差不多,你若能记得沈家对你的恩情,答应帮忙,为娘还跟你纠缠不休作何?你一定要记得,你永远都是沈家人!”

说完,她看了谢韵儿一眼,笑眯眯地道,“时候不早,你该陪陪韵儿和黛儿她们了,为娘最大的希望,就是你可以开枝散叶,多子多孙,这样咱沈家的香火就能永远传承下去。”

沈溪发现,周氏年纪越大说话越唠叨,以后到了更年期还不知道会怎样。

等沈溪和谢韵儿一起送周氏到了门口,谢韵儿作为妇人不能送出门,只能由沈溪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