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二八章 托付(第3/4页)

“你懂什么?为父在内阁,他在六部任职,能一样吗?帮手?哼哼,谁帮谁还不一定呢。你只需要记住,以后你们在朝相互帮扶,为夫年岁已高,怕是在内阁没多少时日了,朝廷毕竟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日后行事最好稳重些,别总想跟当权的奸邪之人斗,没你们好处!”

谢迁就差把话挑明,但始终顾忌自己的身份。

既然选择对刘瑾妥协,就不能在儿子面前表现出对阉党太过强烈的抵触心理,他想让儿子当一个保守中庸之人。

谢丕满心不赞同,但还是行礼:“孩儿谨记。”

谢迁最后说道:“之厚回来后,多半要忙兵部之事,你没什么事情少去打搅他,不过一旦刘公公对你有交托,或者试图拉拢你,甚至处处针对你,你便去找之厚,他会帮你……当初为父帮了他不少忙,这会儿到了他知恩图报的时候了。”

谢丕惊讶地问道:“父亲大人准备离开朝堂?”

谢迁顾左右而言他:“与你不相干之事休要过问,为父本想让之厚进入内阁,未曾想朝廷的水太深,宦官当权,让他进入内阁反倒施展不开手脚,不如留在兵部,至少有实权,就算刘公公想动他,也要好好掂量一番。”

“最后再交待你一句,之厚手握兵权,而你不过是一小小翰林,务必谨小慎微,万事三思而后行,将来为官之途就要靠你自己走了。”

……

……

居庸关,沈溪抵达这素有“北门锁钥”之称的京畿第一雄关,并没有马上回京城,而是驻足不前,留下来观察京城局势。

相比于大同或宣府城,沈溪在居庸关有一种安心感。这里的守将李频,跟沈溪属于旧相识,沈溪不用担心李频玩阴谋诡计,而且居庸关距离京城不过一两日行程,只要有需要,可以立即快马赶回。

李频此番为迎接沈溪,煞费苦心。

知道沈溪如今已经是兵部尚书,李频觉得之前的投机取得丰硕回报,在沈溪抵达居庸关入住官驿后,再次献上一份厚礼。

由于清楚沈溪不会收纳财物,李频准备的礼物都很上心。

古玩、字画属于艺术品的范畴,难以定价,而且朝中文人本来就有互相馈赠的传统,之前清正廉洁如刘健、李东阳等人,也经常接受一些价值连城的书画馈赠,这在朝中并不被视为贪污纳贿,反而成为美谈在民间传诵。

但在沈溪看来,不管是什么礼物,哪怕披着文雅的外衣,受贿就是受贿,收下就会有后患。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整天都在琢磨如何巴结上司,连续碰壁后便学会对症下药,虽然在这时代收受艺术品很常见,但沈溪依然不准备冒险。

“……李将军深情厚意,本官心领了,但本官此番只是回京途径居庸关,若接受你馈赠而为言官攻讦,好事倒变成坏事了。”沈溪微笑着回绝李频馈赠。

李频有些着急了:“大人只管放心,驿馆内外都没有外人,消息绝对不会泄露出去,且末将送的都是文人赏玩之物,效仿先贤附庸风雅,并非有意向大人行贿。”

沈溪笑道:“是否行贿并非由本官定性,被外人知晓终归会说三道四。你也知道,本官此番回京,差事可不好当,不想惹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若沈溪板着脸说话,李频或许会担心,但沈溪从头到尾都是微笑着说这番话的。李频虽然有些遗憾,但也明白沈溪当前的处境,知道他担心会被“有心人”攻讦,只好让人将礼物抬回去。

二人分宾主坐下,沈溪问道:“李将军一直在宣大地区为将,可有回京打算?”

李频心潮澎湃,认定这是沈溪示好拉拢,诚恳地道:“大人,末将一介武夫,留在长城关口镇守一方,效忠朝廷才是正理,回京怕是无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