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三章 刘谢之分(第2/3页)

许久后,终于有刘府知客从里面打开门,提着个灯笼出来。

“谁啊?”

知客显得很不耐烦,宰相门前七品官,刘大夏府里的人,平时都很霸道,只是在自家老爷面前才装出一副谦逊的模样。

对此沈溪无可厚非,毕竟身为门子如果不嚣张点,根本没法打发那些前来拜访拉关系的中下层官员,当下客气地道:“在下乃三边总制沈溪,上门求见刘尚书。”

“疯了吧你?冒充谁不好,冒充新任三边总制?你不知道他是谁?”

知客显得很傲慢,喝斥道,“沈大人要半个月后才会回京,别在这里瞎胡闹……再不走,我叫人出来驱赶!真他娘晦气!”

说完,那人转身回去,就要关上大门,却被沈溪上前拦住,沈溪解释道:“你可以不信,只问你一声,你家老爷是否回来?如果不在,我去兵部找,或者是去他在东长安街的宅院……”

沈溪能如此准确地说出刘大夏的情况,知客稍感意外。

作为门子,到底阅人及处世经验丰富,就算不认识沈溪,也看得出来今晚的拜访者气势很足,不是一般的冒充者可以相比。

那人略一犹豫,期期艾艾道:“我……我家老爷不在,你爱去哪儿……找人,一切请自便!走开,我要关门了!”

沈溪厉声喝斥:“你可记得今日之话?若我去兵部找不到人,耽误朝廷大事,到时候别埋怨你的脑袋不保!”

说完,沈溪不再理会,转身下了台阶,就要上马车。那知客有些慌神了,大半夜上门来找刘大夏,还如此蛮横,甚至出言威胁……种种情况说明,这人非常有可能真的是三边总督沈溪本人。

沈溪马车正要走,那人追出来拦在马前:“等等,我先进去看看我家老爷是否回来了,请稍候!”

听到这话,沈溪已经可以确定刘大夏必然在府上,只是知客想进去通报一声,看看刘大夏的反应,再确定出来后该怎么跟沈溪说。

……

……

沈溪在刘府外等了不多时,大门重新打开,这次知客陪同刘大夏一起出来。

刘大夏一身常服,明显刚刚整理过,衣衫不是很齐整,见到沈溪后他非常意外,见沈溪上前行礼,一抬手:“怎的这么早便回京师?”

沈溪看了知客一眼,知客赶紧躲到门后不敢露头,免得被沈溪诘责。

沈溪可没那么小肚鸡肠,换位思考一下,若他是那门子被陌生人大半夜骚扰,也不会有好脸色,现在能请刘大夏出来,其实这知客的差事已经完成得相当好了。

沈溪道:“匆忙回京,是为早些往西北赴任。之前学生已去见过陛下和谢阁老,随后立即赶来求见尚书大人。明早天亮城门开启后,学生便要离开京师往西北。”

刘大夏点头:“你回来的正好,走,进去说话。”

跟谢迁形容的不同,刘大夏没那么小气,见到沈溪后态度很好,而且没问太多细节,诸如在哪里又是如何见到皇帝等等。这些事,只有非常关心沈溪之人才会问及,刘大夏虽然对沈溪也有提拔之恩,但彼此关系始终维持在公事公办这一层面上,没到谢迁那样必须要每件事都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程度。

从这点上看,沈溪明白,自己在朝中真正的靠山还是谢迁,终归马文升和刘大夏等人,只是欣赏他的才华和能力,再就是给谢迁这个老朋友的面子,如果旁人拥有自己的才能,同样会得到马文升和刘大夏欣赏。

明白这一点,沈溪反倒更欣赏马文升和刘大夏的品行,因为站在上位者的角度,唯才是举方是成功之道。

正是因为弘治朝像马文升和刘大夏这样的朝臣多了,才成就当前的中兴盛世。

当然沈溪不是贬低谢迁什么,最开始谢迁对他的提拔,完全是因为他的才能,只是后来二人做了亲家,以至于很多事开始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