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五七章 治丧(第2/3页)

在这点上,谢迁非常佩服刘健,决定全力支持。

李东阳匆忙去奉天殿见等候在那儿的朝臣,谢迁则随刘健去乾清宫见皇后和新皇。

刘健和谢迁抵达乾清宫时,张皇后已被人搀扶自后殿出来,坐在正殿龙椅下临时准备的椅子上哭泣,朱厚照低头站在旁边,两眼通红,显然之前痛哭过。

无论张皇后此时有多悲伤,也无论朱厚照有多后悔之前没好好孝敬父亲,但毕竟朱祐樘生病已经有两三年时间,作为妻子和儿子,其实对朱祐樘病故已有了心理准备。随着刘健和谢迁到来,张皇后很快从痛失丈夫的阴霾中走出,以未亡人的姿态面对朝臣,为儿子争取应有的权利。

刘健和李东阳正要上前见礼,张皇后一抬手:“两位卿家不必多礼,将来本宫和太子还要你们多多扶持!我们孤儿寡母的,没什么主见,有什么事情请畅所欲言!”

张皇后一上来便把自己摆在很低的位置,在谢迁想来,自他们离开到皇帝驾崩前的一段时间,皇帝不可能不对太子谆谆嘱托一番,那对内阁三位大学士的礼重,应该是朱祐樘临终前交待过的。

刘健行礼:“臣请太后节哀!”

突然听到这称呼,张皇后愣了一下,显得有些不太适应。三宫六院之首的皇后,突然间变成太后了,那王太后就要成太皇太后,她自己显然不想这么早就挂太后的名衔,这意味着她将逐步失去统领后宫的权力。

张皇后迟疑一下,没说什么,萧敬在旁提醒:“两位阁老,不知治丧事如何进行?”

谢迁打量萧敬一眼,心中慨叹,这位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也未免太软弱无能了。

按照大明规矩,司礼监掌印太监等于内相,很多事情都有决策权,有时甚至连内阁都要听从司礼监的意见,但现在明显调了个个儿,司礼监不管事,一切交由内阁决策。谢迁心想:“这样也好,能防止宦官当权,避免出现权阉!”

没来由,他突然想到暂时在内阁中参议奏本票拟的王华:“估摸王德辉马上就要进内阁了……”

内阁若无司礼监制约,可以说大权独揽,尤其是目前宫中这种张皇后口中“孤儿寡母”的状况。

朱祐樘尚在时,内阁便已大权独揽,现在天子年少,内阁更没道理放出权力,之前刘健和李东阳一直想为王华争取内阁大臣的位置,可朱祐樘一直回绝,现在朱厚照登基,王华进内阁已是顺理成章之事。

在谢迁看来,如果王华进了内阁,那自己在内阁中的地位将会进一步降低,用不了多久,便可以乞老归田了。

刘健道:“回太后,治丧细节已整理成册,请您御览!”

刘健随即将奏本呈递给张皇后,张皇后打开,看到上面以时文体式写就的奏本,不由皱起了眉头。因为奏本撰写不会用白话文,以至于以张皇后仅仅读过基本女学读物的水平,根本无从理解。

好在旁边有萧敬,萧敬接过奏本后,详细看过,然后凑到张皇后耳边,将奏本中的内容用白话文的方式叙说一遍,张皇后这才释然,颔首道:“一切听从几位先生安排……”

说到最后,张皇后又啜泣起来。

本来刘健还有关于弘治皇帝庙号和谥号的事情要说,但见张皇后哭个不停,便不再言语,目光落到很快就要登上皇位的朱厚照身上。在他看来,关于朱祐樘的庙号和谥号,完全可以等新皇登基后,提请朱厚照拍板。

……

……

天色已晚,奉天殿内开始点燃灯火。

作为紫禁城中最大的宫殿,这里曾是皇帝举行大朝会之所,但今夜却要举行一次升銮仪式。

朱祐樘刚刚病故,太子朱厚照便被扶上皇位,从此以皇帝的身份驾驭臣子和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