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2/3页)

沈家人都知道,就算沈家合并一起,谢韵儿也不会回来跟沈家同住,人家有丈夫在外当官,自然要在外吃香喝辣,回到汀州府属于自找苦吃。

沈明连继续说道:“夫人说的是,故婶乃是沈家中兴,最重要的人!”

沈家这几年境况不是很好,各房都在靠吃老本过日子。到了现在,沈家上一代中,李氏最晚亡故,而这一代中,沈明连虽然不是长子,但却是老沈家长房的次子,也就是沈溪大爷爷一脉的次子,他在沈家的地位不低,以前李氏到宁化县城来,经常到沈家长房那边住。

周氏道:“既然先妣乃我沈家中兴关键之人,如今她的子女自然为沈家正朔,诸位可有意见?”

原本在场之人听不懂周氏为什么说这些,到现在总算明白了,周氏这是在为李氏一脉争取沈家正统的地位,虽然李氏这一脉出了沈溪和沈元,但因不是沈家嫡长一脉,因而在正朔上得不到沈家族谱承认。

但凡事都可以商量着办,如果周氏把李氏这一脉的正统位置确定下来,那族谱等于要重新修撰,单单把沈家李氏这一门挑出来,列在族谱前面。

沈明连等人作为老沈家长房的人,自然不想被李氏这一脉占据正统位置,当周氏说出这番话后,立即黑下脸,其他人也都议论纷纷,不断摇头,显然不赞成周氏的看法。

周氏见在场之人似乎有些抗拒,略带气恼:“怎么,之前说得好好的,现在不想承认了?”

沈明连代表其他分支的人出来说话:“弟妹,事情总需好好商议……沈家族谱不能改,规矩更不能改,很多事……还是要根据祖宗留下的家法执行,不是吗?”

之前沈明连一口一个“夫人”,现在起了争执,干脆称呼“弟妹”,这让周氏脸色非常难看。

周氏道:“沈家到现在,读书人出了不少,但之前最好的也不过是我们这一房的大伯,考中秀才,当上县学的廪生,十几年都没变……你们几房呢?有出过童生的,但可有出过秀才?”

这话说出来,得罪一大群人……周氏这话很不中听,也是老沈家其他房不愿意承认的事实。

沈家之前就算不上书香门第,能出个举人,已经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后来在城中置办家业,最后却被败光,如果不是沈溪崛起,沈家会就此家道中落,再过两代,或许就没人再记得了。

沈明连道:“弟妹,今日我们是商量沈家重聚,如此大好光景,还是别说那些不中听的吧?”

沈明连这么说,已经很给周氏面子了。

周氏现在说话完全站在胜利者的角度,在沈明连看来,你们这一脉虽然出了状元和举人,可如今连宅子都卖了,这么落魄,如果将来真要修大宅,那还是我们出银子,你却占着正统的位置……谁稀罕听你啰嗦?

本来很多事,可以坐下来商量,但周氏却把自己的霸道发挥到极致,不想在沈家合并这件事上,为他人做嫁衣裳。

周氏道:“如果今日这件事谈不拢,那就别谈了,我们这一脉,照样可以过好日子,什么宁化沈家,早就已分家单过,连官府籍贯上都已不是一体,就算有族谱又怎样?大不了,我们自己立族谱……”

周氏说这话,迅速引发公愤。

你们这一支现在得意,出了个状元,就想连族谱也单独划出去?那可是背祖忘宗的事情,要接受道德批判,现在必须要让你受到教训,让你知道这么说话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

分家是小事,连祖宗族谱都背离,那就是大事。

沈明新见周氏把话说得这么绝,赶紧出来说和:“弟妹,很多事得好好商量,这不二哥还有话要说吗?”

长房那边的二哥,也是二哥,沈明新以前见了沈明连,连头都抬不起来,人家到底是宁化县有头有脸的人物,而他这一脉早就衰落,但现在他的儿子中了举人,说话终于有了些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