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八八章 绝地反击(第2/3页)

胡嵩跃道:“大人能在短短几年间从状元郎,成为延绥巡抚,也是末将钦佩有加的。”

“没什么好钦佩的,就是在战场上舍生忘死,一场仗一场仗打下来,一战功成万古枯,到那时还能活着,自然就能建功立业……当然,更多的人却只能战死沙场,永远也没机会离开!”

沈溪颇有感触地说道,“老胡,再过几个时辰,战事就要打响,我需要一路人马,助我一战功成,你能胜任吗?”

胡嵩跃身体一颤:“大人您……”

沈溪道:“昨夜我尝试过在城塞中掘井,但至今没有任何效果,只要我们被围城三日以上,由于缺水,土木堡内的将士将损失六成以上的战力,不如趁现在士兵还有精气神,跟鞑子做殊死一战。”

“若能功成,我们便可趁机杀回居庸关,完成战略防备。即便功败垂成,也只是一条命,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胡嵩跃从军这么多年,从来没人跟他说过这么感性的话,面对沈溪这些言语,他一时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你怕了?”沈溪问道。

“没……大人,可是……鞑子的骑兵,实在是凶悍,这人马……出了城塞,也无法一战,为何……”

胡嵩跃脑袋嗡嗡作响,沈溪这种主动出击找死的策略,为他所不能接受。

沈溪道:“我说过,如果守在城塞内,必然一死,而且死得窝囊,大丈夫终有一死,或者轰轰烈烈,或者碌碌无为,难道我们要做那缩头乌龟,死在城塞里,被鞑靼人笑话?”

胡嵩跃无言以对。

沈溪再道:“午时过后,三军发起攻击,先将骡车拼凑一起,将二十门炮架上去。骑兵开路,火铳兵掩护。待鞑靼骑兵正面冲锋时,我骑兵两翼散开,利用鞑靼骑兵冲势无法顿止,开炮迎击。若敌人骑兵近前,则用火铳射击。等鞑子骑兵溃散,则骑兵主动冲上去,趁机掩杀!”

胡嵩跃听的云里雾里,大概意思他听懂了,但对于这种血腥的战斗,他心里一点儿底都没有,他宁可躲在城塞里等死,也不愿出城去跟鞑靼人用最直接的方式作战。

沈溪道:“本官观察各处鞑靼人的数量,确定鞑靼围城兵马数量约在六千之数,刨除鞑靼人一人双骑或者三骑,我们当前面对的兵力或许只有两千左右。”

这下子胡嵩跃来了精神,问道:“大人,才两千鞑子?”

沈溪虽然知道这数字不对,但还是点头,把鞑靼人的数量说少一些,却是为了振奋军中士气。

鞑靼两千人就追得我们八千人跟兔子一样,现在有新式火炮和火铳助阵,为了颜面还不去拼命?

沈溪道:“鞑靼人数量不过两千,且分守四方,若我方集中所有兵马杀出,鞑靼人措手不及,必然要以三方援救一方,那时便形成添油战术,我军只需要专门对付一路,你觉得我们有几成胜算!”

胡嵩跃心想:“这倒是个好主意,先攻击一边,鞑子人不多,必然是将另外三边的鞑子抽调过去,到位的时间有先后,每次只需要面对几百鞑子,同时城堡另外三个方向也会陷入空白状态,那时说不一定有逃命的机会!”

转念又一想:“鞑子既然在土木堡前进和后退的道路上设置陷阱,恐怕也想到了这一点,还不如拼尽全力一口气将鞑子消灭了,不就每次只对付几百鞑子吗?若是不专心对敌,光顾着逃命,即便能离开土木堡二十里,也无法返回居庸关,始终会被鞑子骑兵追上!”

“大人,您如何能确保鞑子会倾巢而动往您主攻方向而去?”胡嵩跃疑惑地问道。

沈溪笑道:“就因为我的存在……鞑靼要除我而后快,当初便是我指挥牛车火炮阵破了鞑靼数万兵马,如今若我指挥骡车火炮阵出击,鞑靼必然来寻仇。鞑靼将驻防的重点放在东侧回居庸关方向,而西侧往宣府方向是他们防备的弱点,我们就从西门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