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四章 代师赠画(第3/3页)

“公子走到哪儿,都会得到佳人青睐,在下不佩服都不成。”正是多日未曾来找过沈溪的玉娘。

在沈溪帮刘大夏侦办府库盗粮案之后,有司衙门为了避嫌,撤去了所有对沈溪的保护,连玉娘也奉调去别处当差。

沈溪料想她也是刚从外地回来,一个女人到处跑,若是青春少艾也就罢了,偏偏是个年届三旬的半老徐娘,不怕身子骨跑散架了?

沈溪拱手行礼:“玉当家言笑了。”

大庭广众之下,玉娘身着男装,沈溪不能再以“玉娘”相称,他一见到对方的面就知道没什么好事。

以前沈溪不知道玉娘是朝廷厂卫系统派出来的细作,现在知道了,唯恐避之不及。

沈溪才刚从茶寮出来,却又不得不跟玉娘重新进到里面。

与以前一样,玉娘并不与沈溪同坐,她就算是朝廷细作,却没有品秩和功名在身,可沈溪却不同,以前是举人,如今已是翰林修撰,再加上她对沈溪自来便带有一股敬意。

“玉当家既不想多留,那就请将来意说明。”沈溪直接道。

玉娘笑了笑:“户部奉皇命彻查山东、河南两省赈灾治河款项去向,在下特地来向公子讨几副锦囊。”

沈溪琢磨了下,厂卫此番追查的对象应是两省的巡抚衙门,其罪魁祸首,应是河南巡抚高明城。

弘治年间,弘治皇帝多次派人前去河南治水,每年光是用在治理河道的款项就占大明朝总收入的两成,黄河堤岸却是年年修年年溃,赈灾粮款也仿佛是个无底洞,投入多少都不够。

弘治皇帝本以为派去个善于治河的高明城,就可高枕无忧,结果却发觉这是一个极大的败笔,高明城只是个花架子,关于治河治水毫无建树,反倒对贪污纳贿以及瞒报灾情这些门面功夫,做得极为老道,所以决定派遣东厂和锦衣卫,彻底把案情查清楚。

这不,接到命令的玉娘,把主意打到自己头上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