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二章 带女眷上京(下)(第2/3页)

沈溪苦笑一下,按照这年头娶妻纳妾的标准,娶妻娶贤,纳妾纳色,苏通的眼光还是不错的,无论是楚绣还是甄儿,都比他原来的妻妾漂亮了许多。毕竟苏通考中举人,连纳妾的选择面也大了许多,至于婢女则是刚买回来的,准备作为通房丫头,若甄儿以后运气好,或者能成为苏通的妾侍,所以苏通才笑言正处于“考察期”。

沈溪道:“苏兄,明日出发,我也带了几名女眷。路上会有些许不方便,还是不宜多见为好。”

苏通笑着点了点头,他知道沈溪跟郑谦那些人不同,沈溪是少年郎,不懂什么叫风花雪月,就算沈溪跟花魁熙儿和云柳共处一室,最后不也什么都没发生吗?苏通笑道:“为兄明白。”

沈溪心想:“你不明白,我带女眷进京是为照顾我起居,而你带女眷纯粹是为了打发旅途的无聊。”

其实苏通自己也知道,他这次想中进士根本没任何机会,所以苏通进京城的主要目的,还是沿途增长见闻,顺带游山玩水,心态极为放松。

但沈溪的目的却很简单,若能在十三岁的这次会试中一榜得中,他可以省多少年的寒窗苦读,就算不中,他在太学读书,也需要用心。

……

……

第二天早晨,沈溪漱洗完吃过早饭,便准备出发,外面马车已经备好。

这次送沈溪到京城,宋小城又安排了个得力手下作为沈溪的跟班。此人名叫唐虎,跟大才子唐伯虎只差了一个字,宋小城给其取了个外号叫“糖葫芦”。到沈溪嘴里,那就更简单了,称呼“葫芦”了事。

这位葫芦兄,也是宁化人,属于猴精那种。

沈溪发觉,宋小城本身就是个精明滑头的人,所以他选择的这些部下,基本跟他一个脾性,马九是这样,这个葫芦也是如此。

葫芦手底下有四个人,负责轮流赶车,而葫芦则作为沈溪这辆马车的车夫兼保镖,路上还会出面帮忙打点,但车马帮只发给几人不多的车马费,具体用度,全部得由沈溪来具体负责。

为了防止路上出现奴大欺主的情况,宋小城找的人,都是信得过的宁化本乡本土人,知根知底,而且保证他们从京城回来后,能在车马帮里担当要职,因此一个个都卯足了劲儿。

林黛这趟远行,作为沈溪的贴身丫头,单独负责照顾沈溪,至于朱山和宁儿则照顾她。

这天早晨,全家人都出来相送,连谢韵儿也如同沈溪真正的夫人一样,亲自过来搀扶沈溪上了远行的马车,这是客家人送郎君的传统风俗。

陆曦儿却在自己房间里不出来,主要是她要嫁给沈溪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心里气不过,所以干脆来个眼不见为净。

被沈溪问及,惠娘安慰道:“小郎安心去就好,小丫这孩子是小姑娘脾气,过几天就会好。”

等她侧过头去时,却在偷偷抹眼泪,可惜沈溪没瞧见。

这次沈溪出行,街坊四邻大多出来送行,到底是送小解元公去京城入太学,等小解元公回来,指不定就是什么朝廷的大官,那时候哪里还有机会攀亲近?

街坊四邻把自家准备的礼物送过来,都是朴实的东西,大多是鞋垫和吃食,毕竟普通人家也送不起什么贵重的东西。

几乎是长街相送,街坊四邻跟在后面,沈溪步行,到了城北门,守城门的官兵都围了过来,向沈溪致意。

汀州府的小解元公,十二岁就名动福建,身为汀州人,说出去都带着一股自豪,很多没见过沈溪模样的,也过来一睹风采,但见到本人后心里都有些失望:

原来小解元公就这模样啊,跟我家孩子差不多,怎的人家就是解元公,而我家孩子还在玩泥蛋?

出了城门,沿途要进城的商贾和挑夫自觉地把路让开,很多人听说这是要送解元公前往京城,干脆加入到送行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