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降临蛮荒 第026章 这是我交的保护费(第2/3页)

然而比起这些兵甲,更叫陈寻珍惜的,就是换下的那十卷《沧澜杂录》。

《沧澜杂录》,自然不是什么玄功秘籍,记录的都是涂山以西的沧澜地理风物。

陈寻叫六臂巨魔携来这方天地,一直都没有能力走出百里方圆。

乌蟒部虽然有些兽皮书,但蛮文记事十分简陋,就连博闻多识的巫公宗图,见识也局限在蟒牙岭周遭。

陈寻还是在得到青木道人所著的《道蕴残解》之后,结合此前的帛书《西荒经》,才对这方天地有一个大体的认识。

不过《道蕴残解》,更多记录的是青木道人与云洲修者讨论筑基修练的手记,对云洲、对西荒、对沧澜的描述,也只有寥寥数笔。

而这十卷《沧澜杂录》,从山河地理形貌、部族城寨、渔猎耕牧、甚至诸部族所修蛮武种种,都有较为详尽的介绍,甚至可以说是一本沧澜的简本百科全书。

这对最终还是要走出蟒牙岭、想到更深刻认识这方天地的陈寻来说,《沧澜杂录》就显得极为珍贵。

※※※

蟒牙岭以北的荒山野岭里,生存大小五六十个部族。

小者,千余族众;大者,万余族人。

还没有哪个部族,有足够的实力能够称雄北山,叫其他部族降服。

没有天蛮问世,对蟒牙岭北山大小部族而言,除了族众多寡外,决定实力的关键,还要看部族内开悟蛮魂的中上阶蛮武的数量。

黑山部,族众多达五千余,在蟒牙岭北山已经是大部族,但将古辰、古护算上,开悟蛮魂的中上阶蛮武,也就二十人。

深山溪谷一战,两名中阶巅峰的蛮武一死一残,对黑山部来说,是实难接受的重创。

特别是古雷,蛮魂神华都修练到外发的程度,要不是身殒溪谷密林,只要再有两三年的火候锤炼,晋入上阶蛮武,将是黑山部压制乌蟒、称雄周遭山岭的新生力量。

魂祭兽筵,乌蟒蛮武及孩童,吃下满含生命精元、连苏氏都视为奇珍的乌狡血肉,不仅像宗桑、南獠这样的核心蛮武实力大增,三个月之内更有四名蛮武开悟蛮魂,实是乌蟒近三十年来所未有之事。

而从苏氏手里换得这批兵甲,更是叫乌蟒蛮武的实力拔高一节。

乌蟒从族众人数上来说,只是蟒牙岭北山的小部族,但以蛮武绝对实力来说,在蟒牙岭北山,则堪称一流。

苏青峰离开后,黑山部再没有提两名中阶蛮武死残之事,甚至在入秋之后,黑山的猎队就再没有出现在野马溪的南岸,实际上就是将野马溪以南近二十里纵深的山谷让了出来。

乌蟒的狩猎区,能往蟒牙岭外围多扩大近二十里的纵深,意义非同小可。

虽说蟒牙岭深山的凶禽猛兽,血肉多含精纯的生命精元,是蛮武修练所需的大补之物,但狩猎凶禽猛兽,也意味着更多的凶险。

乌蟒百余蛮武,开悟蛮魂仅二十人,一个都损失不起。

青眼雕溪谷石巢所在的深山,宗桑、南獠等人,不是没有实力带猎队进入,但为寨子考虑,他们都极少这么深的进入蟒牙岭深处狩猎,说到底就是怕遇到不能力敌的蛮荒异兽,而遭受难以弥补的重创损失。

甚至可以说,只要宗桑、南獠两人有一个发生意外,乌蟒与黑山之间的实力平衡就会被打破。

而从乌蟒石寨往南的蟒牙岭外围,虽然猎不到多少血肉精纯的凶禽猛兽,但近二十里纵深的谷地要相对安全许多,普通蛮武就能带队捕鱼猎兽、采集野果、野菜及草药。

野马溪每逢汛季,都会洪水泛滥,低矮的谷地不宜居住,但洪水退后,积淤的黑色土壤却十分肥沃,草木生长旺盛,还生长许多野生谷物,秋后可以采集下来作为渡冬的粮食储存;同样也会诱来诸多鸟兽,在谷地里栖息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