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地火山庄的脾气(第2/3页)

杨经发现剑炉弟子敲打的非常有节奏,他们在锤炼敲打的时候,明显用到了血气,使得金属锭锤炼后更加的均匀、致密。

这也是剑炉弟子和普通的铁匠比,最明显的区别。

以武者的身份锤炼这些金属锭,打造法器。剑炉的弟子明显铸造的水平比地方上的铁匠高明的多。

这样反复的大力度锤炼可以最大程度的淬取出金属锭里的杂质,使得它们的材质更加的坚硬。

再加上铸剑山庄一些特殊的锤炼手法和法诀,炼制出来的飞剑就非常的适合武者。

由于这些剑炉弟子本身就是武者,他们能及时的纠正、并且发现出铸造过程中的错误,以及根据武者的要求铸造出合适的武者。

不过杨纪观察了一周,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剑炉中的火焰似乎并没有自己想像的那么高。

“那种火焰……是地火吗?”

杨纪看着剑炉里那些熔浆一样的东西,犹豫着道。

“嘿,公子倒是聪明。那就是地火。也是我们山庄名字的来由。”

领路的地火山庄弟子闻言笑了:

“知不知道要引动这些地底深处的地火岩浆来铸剑有多么不容易。地火太深,而且太狂躁,不容易控制。我们地火山庄可是废了很大的精力和功夫,才降伏一条稳定的地火支流,用来供山庄的日常炼剑。”

说话间,这名领路的地火山庄弟子显然对于山庄的这项成就极为自豪。实事上也确实如此,地火山庄能够获得朝廷工部的重视,评定为“铸剑名地”也和这个脱不开关系。

只是这种强烈的自豪看在杨纪眼里,感觉就更加古怪了。

地火确实是不错,但事实上,地火的温度并不算是太高。或许能够熔炼一些金属锭,但就更高技艺和水平的炼器要求来说,这种地火的温度显然不够。

杨纪甚至以武将级的水平凝练出来的阴火阳符都比这种温度要高一些。

“你们山庄难道都不使用火石吗?”

杨纪道,神色有些犹豫。其实炼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其中加入火石,配合着地火,根本不需要太多的,每个剑炉子里面加一点点火石,就能保证稳定的高温,而且提高炼器的品质和成功率。

这么简单的问题,杨纪相信地火山庄这种铸剑名地应该不会不明白。而且火石自身的消耗率是很低的,如果是担心消耗的话,完全没有必要。

但事实上,地火山庄好像完全没有想过加入火石这一点。

对面,听到杨纪的话,领路的地火山庄弟子一脸的错愕,嘴巴完全张成了“O”型,似乎杨纪说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火石!我当然知道。但是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你知道火石有多么珍贵和稀罕吗?整个大汉皇朝的顶尖铸剑名地加起来恐怕都没有多少。如果有火石,你以为我们不知道放进剑炉吗?”

“你说的轻巧,火石火石,你以为这是大白菜啊。你倒是给我弄几斤来啊?”

……

这领路的地火山庄弟子开始还挺客气,但等到杨纪指手画脚,插手山庄的铸剑工作,就开始语带讥讽,没什么好脸色了。

地火山庄是什么地方?就连世家、勋贵、朝廷武侯们来了,该怎么就怎么样,该没好脸色还是没有好脸色,更何况更是杨纪。

杨纪听着这地火山庄弟子满脸的讥讽,心中苦笑。他发现自己可能是估算错了一件事情。

杨纪本来以为火石这种东西,一般散兵游勇的铸剑师、丹师可能不知道。但是铸剑山庄可是铸剑、铸器链上的上层存在,拥有数百年的传承,还有朝廷的照顾。

杨纪本来以为,这种东西对铸剑山庄来说应该不是什么秘密。

事实也证明铸剑山庄的弟子确实知道火石这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