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农桑古洞(四)(第2/3页)

“这是一笔真正的财富!”

杨纪暗暗为之动容。这个农桑古洞里,价值最大的恐怕就是这些书了。要知道,这可是真正的第一手的前朝资料,千百年来没有任何动过。

“哒!”

杨纪迈开脚步,走到第一步的书架面前。伸手摸了一下,书架冰凉冰凉,带着一种金属的质感。但是这些书藉却给杨纪一种熟悉的温暖,就好像又回到了以前寒窗苦读的时候。

那个时候,那些书藉心中唯一慰藉。

杨纪从书架最顶上抽出一本书,摊开来扫了一眼。

“《农桑治要》……是一种农桑水利的书。”

杨纪扫了一眼,很快合上书本,又插回到了书架中。抽出第二本书,《水利疏导》,同样是农桑水利方面的书。

“农桑司的两位官员应该很高兴看到这些东西。”

杨纪笑了笑,同样插了回去。

在琅琊城几个月,他是必须要了解农桑水利方面的东西的。不过事有轻重缓急,杨纪暂时还不想看这些。

“农桑水利……农桑水利……农桑水利……”

杨纪一本本的查看,大部分都是这方面的专业书藉,还有一些非常复杂的农具图纸,以及使用方法。

除了农桑司的官员一般不会有多少人看。

一路走过六七十个架子,全部都是这方面的书藉。杨纪虽然没有细看,但也感觉得出来,前朝的农业相当的发达。

大汉皇朝在这一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路往下翻去,翻到后面的时候,终于发现了一本不样的东西。

“《大周曲纪十五年琅琊郡志》,终于找到了。这里果然还有其他的文档。”

杨纪看着封皮上的字,笑了起来。老司丞说的没错,这里除了农桑方面的书藉,确实还有其他的东西。

杨纪需要农桑水利方面的知识,但这些东西对他的作用其实并不大。毕竟,杨纪可不是真的立志要做一个农桑司丞。

查找农桑古洞,除了帮助老司丞完成未完成遗愿。杨纪最大的兴趣,就是书库里前朝的那些书藉。

在大汉皇朝,这些东西绝对是绝版。

“……农桑古库按道理不应该有这些东西。朝廷的文档也不应该存放在这里。这一定是前朝末期,有些担忧文档遗失,所以把东西搬到了这里。”

杨纪一页一页的往后翻看,郡志之类对于武者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价值,记载的都是一朝陈芝麻烂谷子之类的事情,流水一样。

不过有兴趣的话,一样可以这些前朝的郡志之中感受一千多年前,前朝时期,在琅琊郡这片地面发生过的事情。

“大周曲纪十五年,琅琊地震……看来琅琊郡果然是地震多发带。不管是前朝还是本朝,都是一样。”

杨纪心中暗暗道。曲纪似乎是年纪,杨纪也不知道前朝的纪元是怎么计算的。一排排看过去,这些郡志似乎是按年份来计算的,一年一本,一眼望过去,郡志的数目非常之多。

“难以置信,从这些郡志的数量来看。前朝的存在时间恐怕不止二三千年。”

杨纪左手食中二指,从这些郡志上一一抚过。虽然没有细看,但是从这些郡志的数量上,杨纪感觉到的是另一个厚重的王朝,一个已经被湮没在历史上,没有太多记载的王朝。

“万物兴衰必有其道理。可惜了,前朝也算是强盛、辉煌过。但也就这么没了。”

杨纪心中暗道。

农桑古库中搜集的并不完全是琅琊相关的东西,还有大量大周时期的书藉、野史。看着这些数目庞大的,前朝时期的书藉、野史,杨纪眼神明亮,心中激动起来。

“这一趟果然没有白来。这些东西现在恐怕已经失传,想买都买不到”

杨纪随手抽出几本翻看了一下,居然还有记载凶兽、猛兽的图志,将这些凶兽的习性记载的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