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佛陀和须菩提(第2/3页)

嗡,意念一动,杨纪下意识的就沟通到了脑海中的眉心小石。只见眉心正中,一层层无形的光罩中央,那卷半寸不到经画深深的卷起,一动不动。

杨纪已经观察到过它好几次了。这卷神秘的经画一直在眉心处一动不动,就好像处在另一个平行世界中一样,对杨纪的召唤根本毫无反应。

虽然如此,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这卷经画绝对是佛道中人。

梵能一直说自己和佛道有缘。在杨纪看来,如果真说自己和佛道有什么缘份的话,也就只有这卷经画了。

“当初杨二牛曾经说过,这是天上陨石所化。我也去那里看过,确实是陨石坠落的痕迹。但是一颗陨石为什么和佛道的力量扯上关系?”

杨纪脑海中此起彼伏,疑惑不已。他身负儒道和佛道的力量,和两脉实在是牵扯不清。

杨纪苦思不得,摇了摇头,拿起旁边的一页金灿灿佛经看了起来。这段时间,他修炼精气神合一的方法,已经有所成就,勉强可以拿得起这些佛经,但是依旧沉重无比。

梵能一直对他说,精气神合一的方法其实简单无比,就是把精、气、神合到一块就行了。杨纪是个聪明人,天赋极高,不知道为什么一直都学不会。

杨纪对此只能是苦笑。

饱汉不知饿汉饥,梵能这种自小寺中长大,无所挂碍,无所苛求,心思单纯的人是不可能明白其他人的烦恼的。

对于梵能来说,可能是天生神通,不学而会,比喝水也难不了许多。但对于其他人,包括杨纪来说,这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活。

经页上写的是梵文,杨纪学习也有一时间了,上面的梵文也勉强看得懂。这是《金刚经》,按照梵能的说法,是一切经法的根本,也是他这里品级最高的佛经。

只不过可惜,末法时代,佛道经典大部分遗失,梵能这里的经书大部分都是这样,包括这卷《金刚经》。

不过尽管如此,杨纪依旧能感觉到这本经书的博大精深。

杨纪摒气凝神,目光专注的看着这卷金光灿灿的《金刚经》经页。这是金刚经的一部分,上面说的是佛陀和须菩提之间的说法。

须菩提杨纪问过梵能,这应该是佛道昌盛时代,佛陀的弟子。而且还是极有名望的。

经书上,佛陀问须菩提,提到一段关于庄严佛土的话。

佛陀问:

“须菩提,于意云,菩萨庄严佛土不?”

须菩提回答:

“不也,世尊。何以故?庄严佛土者是非庄严,是名庄严。”

佛陀点头:

“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

这里又提到了一段须弥山王。

须菩提回答:

“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这段话简单地说,就是佛陀问须菩提庄严佛土庄不庄来在?须菩提回答,庄严佛土只叫做庄严,并不是真的庄严。

佛陀以这个为引子,提及关于清净心的问题。最后又问了一段关于须弥山王的话。

杨纪看得出来,佛陀是以庄严佛土的例子来点拨自己的弟子须菩提。后来须菩提果然领悟,说到佛陀提到须弥山王的身大,并不是真的指身体,而只是名叫身体而已。

这一段话,师父教徒弟子没有什么看头。杨纪注意到的是中间的一段话,这简简单单的一段话、一页经书,杨纪这段时间已经看了七八十多遍了。

每次看感觉都不一样,都有新的感受。

四周一片寂静,杨纪皱着眉头,右手两根手指揉着眉心,看着佛经上的内容沉思不语。

他这段时间看梵能的那卷金刚山经画,学习的精气神合一之术,进境缓慢。杨纪一直有种感觉,他距离学会这种法门其实并不远,只差薄薄的一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