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仁义之笔(第2/3页)

“咝!”

杨纪深吸了一口气,近乎梦呓般的伸出一只手来。五指碰到巨石表面,没有那种实物的感觉。

巨石薄的好像只剩下一层皮,杨纪手指碰触的地方,一圈圈圆形的涟漪泛开。杨纪感觉就好像碰到了一层空气一样。

“嗡!”

杨纪定了定神,然后鬼使神差的踏了进去。白光扑面而来,眼前骤的一闪,下一刻,杨纪感觉好像进入了另一个空间一样。

这个空间异常的雪亮,四面八方一片雪白。分不清上,也分不清下。每个方向都是一样的,一样的雪白,一眼的耀眼。

在这个空间里,杨纪感觉到了浓烈的儒家气息,堂皇、正大,充满了正义、公义和引导的味道。

正是杨纪在《大儒之书》中感受过无数遍的“浩然之气”。

杨纪感觉全身暖洋洋的,一股股浩然之气不断的涌入体内,治愈着体内的伤势。而与此同时,更多的浩然之气正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涌入眉心的《大儒之书》中。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在这个地方居然保留着这么多浓郁的儒家浩然之气!”

杨纪惊叹不已。

上古文圣时代已经落幕,如今的时候文气稀薄,文道衰落。连那些先贤们使用过的器物都如同凤毛麒角,更别说是如此纯粹的浩然之气了。

万坟岭是埋葬死尸的地方,尸气、阴气极重。相隔无数个纪元,在这种坟场下面能找到这么多上古时代的浩然之气,简直不可思议。

“阴中藏阳,浊中藏清,上古文圣的手段,真是通天彻地,令人揣度。”

杨纪的目光缓缓的扫过整个空间,很快注意到了空间中央一件,也是整个空间中唯一一件的宝物。

——一杆雪白如霜、粗如拇指、造型古朴、简单的霜毫大笔!

在这杆大笔中,充斥着磅礴的能量!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杨纪攻读诗书,平时用过的毛笔极多,各种材料的都有,硬毛的,狼毫的,但唯独没有见过这种大笔。

目光接触的刹那,杨纪感觉呼吸为之停滞,整个人的灵魂都仿佛被吸引进去。

八年学文,自从修练武道之后,杨纪就将整个重心转移。大汉皇朝以力为尊,在这个武道封神的世界,文道是没有多少前途的。

所以自从修练武道以来,文道就几乎慢慢的被杨纪淡忘了。

但是这一刻,看到这株霜毫大笔,杨纪有一种文道之心突然被唤醒,恢复活力,复苏过来的感觉。

“太不可思议了……”

杨纪喃喃自语,完全神为之夺。从没有见过这样的笔,光明、正大,不止是充斥着所谓的强大的能量,而且蕴含着自古传承的忠信、礼义、孝道、仁悌……

一杆笔仿佛蕴含了整个儒家的精髓!

“史师说的没错,原来这就是万坟岭传说中的儒家宝物。”

杨纪怦然心动,走到空间的中央,不知不觉拿起了这杆霜毫大笔。武者有千斤之力,这样一杆霜毫大笔根本算不了什么。

但杨纪拿起的那一刻,却似有泰山之重,心里仿佛多了一种道义和责任。

“仁义笔!……”

杨纪读出了霜毫大笔上的三个古篆大字。看清楚这三个字的同时,杨纪禁不住怅然若失。

“知不可为而为之,而可为而不为”,这两句话的意义,杨纪是直到现在才算明白。

忠孝礼义悌,这是儒家的大义,也是人道的大义。

杨纪不知道是上古哪位先贤留下的这杆大笔,很显然他对于这里的后来者寄予了很多的期望。

杨纪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配得起这位上古先圣的嘱托和期望。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配得上这杆仁义大笔。

“嗡!”

地动天摇,万坟岭的剧变即便隔了一层空间,也丝毫无误的传到这里。手中的仁义大笔嗡然震动,就像一柄长剑想要冲鞘而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