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舌战群儒(上)(第2/3页)

刘正勋回心转意,方云出力不少。因此之故,这位前任礼部尚书,把恨意也转移到了方云身上。在某种程度上说,朱君理之所以失去了一位朋友,都是因为方云的原因。

因此之故,方云这次封侯,他也是反对声音叫得最大的一个。因为他的身份特殊,连现在的礼部都受到影响,所以天下老腐都承认他的声音,六部这才会将他请了过来。

“不知老先生,有何赐教?”

方云望着朱君理,神色从容道。

“老先生不敢当,我不过是个行将就木的老朽罢了。老夫出身微末,几十年前,得朝廷重用,任为兵部尚书。老夫自知才疏学浅,出身微末,也只做得个微末之臣。不敢谈对社稷江山有什么贡献力。”

“方将军少年英武,非常人可比。老朽隐于雍州,也有听隐方将军之名。不久之前,老朽听说,方将军曾说过一句话。君非君,慧眼识人,心若宽谷,垂拱而治,则为圣明之君;臣非臣,别无二心,代君分忧,替天镇守,即为社稷之臣。方将军暗以‘江山社稷之臣’自喻,不知可有此事?”

方云点点头:“确有此事。那只是方云回府时,回答一位老先生‘君非君,臣非臣’的问题时所说的。江山社稷,承载万千,即便是匹夫之流,也有匡扶、攘助之责。匹夫尚且如此,方云身为朝廷大将军,自然心向往之。”

“呵呵!”朱君理大笑一声:“方将军大才,领兵谋略乃是上上之才。我大周朝有如此人物,当真是朝廷之幸,江山之幸。历朝历代,有江山社稷之才出世,必是大兴之像。我中土神洲出了将军这等人物,必是大兴有望,天下百姓翘首以盼。”

“方将军出世后,老朽也一直在关注。我本以为,朝廷有了将军这等人物,扫平六合,平定八荒,必然有望。然而,不料自从将军加入军伍之中,边荒战乱不断,西部凶兽横扫,瘟疫爆发,东方莽族、妖族蠢蠢欲动。这次海族进攻,四荒边境爆发战争,我中土神洲,城池接连被毁,将士阵亡百万,百姓流离失所。中土神洲,反不如其初也力不知江山社稷之臣可是如此?老朽就事论事,说话直接,还请将军不要见怪。”

朱君理一番话说完,眼神烁烁,直盯着方云。左右儒士名流听他说完,都暗道一声厉害。方云当初回府的那段话,早已传开。在场诸位都有听过。没想到朱君理以此做文章,一句“中土神洲,反不如其初也”,将方云陷入了一个死地。

一时间,众人都将目光,投注到了方云身上。准备看他怎么回答朱君理这番质问。

“这个老东西,倒是下得一番好毒手!我只以为他思想顽固,不堪一提。没想到他一番话,唇枪舌枪,立即刺中要害。我对付方家,使了那么多手段,派了那么多人暗杀,反而当不得他几句话,怪不得都说儒家三寸之舌,最生是非,果然厉害!”

兵部大堂左侧,平鼎侯端坐在人群中,目光闪动。事情进展到这个地步,平鼎侯“置之死地而后生”,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态消失,心境反倒平和了。显露出了本来的手段。

方云听完朱君理这番话,心中也不禁叫了一声“厉害”。儒家最善辩论,这位朱君理曾经礼部尚书,方云本以为他不擅长辩论,没想到却是看错。

这一位处处捧高方云,开口闭口“方将军少年英雄”,“方将军是社稷之臣”、“朝廷有了方将军,是朝廷之幸,江山之幸,社稷之幸”。便声音一转,立即提到,在你方云这位社稷之臣出世之前,朝廷吏治清平,国泰民安。但你方将军出世之后,我本以为朝廷会大兴,没想到,反而是边荒战乱不断,朝廷损兵折将,城池都毁了好几座,又是瘟疫爆发,又是妖族进攻,中土神州一片乱象,接着诘问,江山社稷之才,可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