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君非君,臣非臣(第3/3页)

这句话说完,满场寂静。就连那些各州各府赶来送礼的使者,听到了,也不禁心神震动。

方家一门三侯,被儒家最为诟病的地方,就是有违功高震主,有违“君臣之道”。

君失势,臣得势,自然是有违君臣之道。但方云却从另一个方面,重新诠释,化解无形君王慧眼识人,心胸宽阔,有无数能臣,替其治理天下。虽然失势,但无为而天下大治。这是圣明的君王;臣子虽然权势滔天,但别无二心,心中只想君王分忧,这样的臣子,即便权势凌驾君王,也不是反臣、逆臣,却是社稷能臣!

方云言下之意,方家“一门三侯”即便有违“君臣之道”但这样的臣子,别无二心,不是一般的大臣,而是江山社稷之臣。而人皇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其心胸必然极为广阔,不是一般的君王能比,而圣明、贤明的君王。

一句话,即捧高了方家,也捧高了人皇!将儒家的言语攻势,化解无形。

“方家次子,果然了得。就凭他今天这番话,恐怕封侯之事,大有可为……”

“好一个圣明之君!好一个社稷之臣!这些老儒本来是来找他麻烦的,但今天这句话传出去,儒家那些老儒,恐怕对这位方家次子,好感大大增加。对于他封侯的争议,恐怕立即要平息不少……”

人群中,一些老于世顾的各州各府使者,立即从方云一句话中,感觉到了许多信息。这些人本来扮演的就是使者兼探子的角色,对于这种消息分析,最为擅长。

“这次回去,恐怕立即要写书回去。大人对于方家封侯的看法,恐怕要重新审视了!能说出这番话,儒家进谏的那班老儒,恐怕迟早要被他说服……”

这些人回去之后,果然立即修书,一封封消息飞往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