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统筹全局(第2/3页)

很多蛾子,并不知道自己效忠的是谁。这样做,是防止的情报网络,被别人渗透、利用,甚至误导。不过,这些人都见过两面令牌的图案。方云的令牌,正是其中权力最高的令牌。

“见过大人。”

方云进去内堂内,一名面目散厚的中年男子,走进了房间。他的层次高一些,知道眼前的人是谁。

“传我的命令,让京城里,所有人收集,大儒刘正勋在上文书之前,有多少人进过他的草庐。”

方云说罢,便闭了眼睛,一动不动。赵伯言的情报网络,速度不可能比他还快。事有轻重缓急,为了大哥能顺利封侯,方云能只暂时接管京城的情报网络。

“是,大人。”

掌柜没有多说,立即掀开门帘大步离去。

上京城是大周都城,也是各方势力情报搜集力度最强的地方,聚集了大量的探子。方云一句话,赵伯言布在京城的数千蛾子,顿时忙碌起来。

大到商贾、巨富,小到贩夫走卒,都忙碌起来。大儒刘正勋所居之地,所有人,全部成了问询的对象。

到傍晚时分,厚厚一沓详细的情报,出现在了方云的桌。看完所有的资料,方云长长的舒了口气:“平鼎侯,镇国侯,你们果然不错!”

平鼎侯、镇国侯的行踪或许隐秘,但要想瞒过所有人是不可能的。方云的外公上书弹劾之前,有人看到平鼎侯和镇国侯,出现在大儒刘正勋的草庐附近。

这两人,居然会想到利用方云的外公,来对付方林。用方家人对付方家人,自然是最好不过。

“方林品德不足以封侯”,一个长年独居于草庐,足不出户的老人,怎么可能知道另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是什么品行?现在答案揭晓了,因为当今两位侯爷所说的话。

方云眼睛微眯,目中掠过一个个想法。既然知道了是这两个人捣鬼,很多疑惑,就迎刃而解了。

平鼎侯和镇国侯,当今王侯,且有贵族血统。以他们的身份,要泼大哥的脏水,实在太容易。

方云甚至可以猜到,这两人必然绝口不提自己和四方侯方胤的军权之争,而会把自己提到和外公一样的角度,从品性方面,挟击方家。

方云甚至猜到,他们可能利用到了东郊狩猎,大哥把世子许权绑在旗杆的事。外公刘正勋最重门第,一旦听说这种事情,必然立即就对大哥存了恶感。

平鼎侯和镇国侯这种老狐狸,要对付一个古板守旧的儒生,实在不用费多少脑筋。

“平鼎侯和镇国侯这两个家伙,百般刁难,不识时务,迟早得除掉!”

方云眼中掠过一丝寒光,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刁难了。若不是因为他们身上还挂着贵族侯的头衔,早死了不知多少次了。

想了想,方云写了几封书信,直接派人送到了。京城中,几位和老师郭伯济交好的大儒府。

不过,方云并没有让这些大儒为大哥求情。大儒也有大儒的坚持、操守。若是谋取私利,别说老师郭伯济了,夫子的脸面,照样不卖,而且还会适得其反。

方云从人伦的角度,让这几位大儒劝说外公刘正勋。让他放弃刻板古旧的门第观念,重新承认母亲和父亲。

外公这次弹劾,固然一方面是因为镇国侯和平鼎侯的误导。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成见已深。对于方家的观念,根深蒂固,才会被人利用。

做完这些之后,方云又悄悄离开了酒楼,去到了忠信侯府。所谓人老成精,忠信侯这种人物,以卑贱出身,混入朝廷王侯之列,并且在各方势力中混得如鱼得水,哪方都不得罪。其为人,自有过人之处。

方云在拜访外公之前,希望听听这位以“智慧和谋略”著称的侯爷的意见。

在忠信侯的书房中,方云见到了这位侯府。方云也不拐弯抹角,直入主题,表明了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