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章 容纳百川(第2/3页)

鬼赤附和一句,迟疑又道:“鬼丘背信弃义,诸多弟子无辜啊……”

他还是放不下他的鬼族。

“韦尚奔波数月,始终一无所获。此去多加留意,或能找到鬼族的下落!”

鬼赤要的便是无咎的承诺,释怀道:“无咎,我已将巫老之位传你,自当全力助你,只求保全鬼族!”

“嘿!”

无咎笑了笑,不置可否,转而看向万圣子,好奇道:“老万,你感悟多日,境界大涨,必有所得,能否切磋一二?”

“如此取笑于我,有何企图?”

“老万,你愈发洒脱了,洒脱的如此做作!”

“哼,你传我的八字真言,难道被你忘了?”

“哦……”

……

崇山峻岭之间,三道人影踏空而行。

为首的年轻男子,青衣长衫,头顶玉冠,相貌清秀;跟随左右的两位老者,一个形容枯槁,神情阴冷;一个满脸皱纹,佝偻着腰背。

正是无咎与鬼赤、万圣子。

而曾经的冤家仇敌,生死争斗多年,如今竟然同行,成了患难与共的伙伴。之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世事的变化并无定数。

而之前的高乾、古原,已带着妖族弟子先行了一步,有投石问路的企图,也有混淆耳目、扰乱原界家族之意。之后赶往天兆峰碰头,再根据各地的动向而另行计较。

对于某位先生的计策,鬼赤与万圣子并无异议,相互达成一致,离开了那荒僻的小山村。

一行十数人呢,不免过于招摇。

韦尚与广山等月族的兄弟,继续躲在魔剑的阵法之中。鬼赤与万圣子,则是跟着无咎,便如同两位老家人,跟着年轻的公子哥。而遑论彼此,均为恶名远扬的贼人。

便是如此三个贼人,途中不失谨慎,故意舍弃高飞,只在山谷、丛林、原野穿行。此举能够避开原界修士的巡查,即使出现意外也便于躲藏。

夜晚来临。

幽深的山谷中,溪边的草地上,落下了三道人影。

“各位,歇息一宿!”

万圣子招呼道。

“你我也不急着赶路,且慢慢行之。”

鬼赤轻声附和。

而无咎径自坐在草地上,抬头看了眼天色,然后面对着流淌的溪水,默默的面带微笑而神有所思。

一路上,他都在琢磨着万圣子的八字真言。

便如所说,所谓的真言,正是来自于他无咎,或来自于一篇经文,而他虽然熟谙于胸,却从未勘破其中的玄妙。

又是哪八字真言?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八个字,来自于《天刑符经》。所谓:上非天刑,下非地德。之所谓,上合天道,下合地利,方能四季应序,法度常在。而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天无不覆,地无不载……

从前以为,《天刑符经》,能够锻造命魂,使人内外合一的上古典籍,并为之修炼多年而收获匪浅。

而经文的感悟,因人而异。与万圣子对话的时候,曾无意泄露了几句经文,被万圣子记下,竟有了不同的解读。在他的眼里,修炼之道,逆天之举,玄之又玄,无从寻觅。而秉持天理,化解玄妙,不外乎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足矣。

而这段话正是《天刑符经》的精髓所在,竟被精明好学的万圣子一朝顿悟,于是他终于打破境界,成就了八阶妖仙。

如此说来,《天刑符经》不仅是锻造命魂的上古经文,也是提升境界、抵达仙道巅峰的无上法门。若是不然,他无咎缘何从未遇到境界的困惑?或许得益于苍起的传承,也是否得益于《天刑符经》的修炼?

半道修仙,一路懵懂。回头看去,方知侥幸。

而有了《天刑符经》的修炼与加持,能否顺利修至天仙,或成为超越天仙的存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