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又是何苦(第2/3页)

无咎踏出藤筐,松了绳索。无人操纵之下,那藤筐竟“吱吱呀呀”升了上去。他察觉不妙,忙跳开躲避。果不其然,原地传来“砰”的一声重物落地的动静。

原来藤筐下方坠着大石头,起着承重的用处。只须牵扯绳索,上上下下倒也省却不少力气。

无咎从皮囊中摸出明珠,并借着光亮看去。

处身所在,是个十余丈大小的洞穴。而由此往前,又出现几个过人高的洞口,皆幽深莫测,叫人一时不明所去。

“呵呵!无师弟……”

便在此际,有人从一个洞口中冒了出来,笑道:“我怕你迷路,已等候多时!”

那是宗宝,倒是善解人意。

无咎松了口气,抬脚迎了过去:“原来是宗兄,多谢关照!”他举着明珠,不忘问道:“下井采玉而已,何来迷路一说?此前的死人,又是何故?”

宗宝应道:“此处有五个岔道,便是那五个洞口,其中四处皆可去得,最后一个却是绝地。倘若误入,或有不虞。我也是道听途说,各种详细不甚了了……”他一边分说,一边伸手示意。

五个洞口,四个敞开,其中一个却是被碎石挡住了一半,应该便是所说的绝地。而下井的时候,那两位管事为何没有交代呢,是忘了,还是成心的?

无咎暗中记下各个洞口,便听对方接着又道:“那死者乃是一位寿元耗尽的道友,不足为奇!或许有日,你我也将步他后尘而去……”

这话听得有些悲凉!

无咎暗忖道,本公子虽然无法修仙,却还有紫烟仙子可以期待,不想、不能、也绝不会去步谁的后尘!

跟随宗宝走入一个洞口,脚下渐趋渐低,拐了个弯子,原本幽暗的洞壁中变得明亮许多,随处可见莹白的玉石充斥四周。而途中也不时见到玉井弟子的身影,却无人采掘玉石,反倒是一个个就地静坐,好像在吐纳行功。

两人又拐了个弯,来到一个稍显杂乱的坑道中。当间凹下去一块,可见玉石采掘的痕迹。

宗宝走到其中一块平坦的玉石上,竟是横躺了下来,接着舒服地笑道:“这便是我每日歇息的地方,呵呵!”

无咎不解道:“既为劳作,何故这般悠闲?倘若采不够百斤之数,岂非要被责罚?”

宗宝摸出明珠嵌入洞壁的缝隙中,使得四周的白玉更添几分光华。他头枕着手臂,不以为然笑道:“责罚又能怎地?回想当初,我也便如你这般的谨小慎微。后来见到别人都在借机修炼,方才恍悟……”他眼光一瞥,反问道:“采掘玉石,有何用处?”

无咎寻了块石头坐下,老老实实摇了摇头。

“炼制玉简、玉匣、丹瓶、符箓,以及相关的丹药等等,皆离不开精玉。而我等每日采掘之数,足以应付灵山所用。既然如此,且得过且过。须知此处灵气充裕,正是修炼的绝佳所在……”

宗宝分说之后,接着又感慨起来:“或许……你我修为无望,却不敢有分毫的懈怠。但有大功告成那日,便可御剑飞仙……若非不然,只能化作风中的一抹尘埃!”

无咎笑了笑,无言以对。

来到灵山之后,也算是对于修仙一途有了粗略的认知。身具灵根者,只是意味着有了修仙的资格,而最终又能否成为仙人,还是离不开诸般的苦修与机缘。总而言之,这条路不容易!

宗宝继续语重心长道:“无师弟,我劝你多多静坐体悟,并伺机修炼,倘若不能成为真正的修士,便罔顾了家族前辈的殷切嘱托啊!”

无咎讶然:“何来家族长辈?”

宗宝兀自神情惫懒,而两眼中却是闪过一丝精明:“你若无长辈的庇佑,缘何身家丰厚?玉井的管事,一年才不过几块灵石。而你伸手便送出一块,何其大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