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2/3页)

“还是等胡神医研究透彻后,再定下来吧。”

胡神医想了想,也点点头同意了下来。

几人又闲聊了一会儿,胡神医叫来两个弟子,小心地把显微镜抱走了,曹觅则与于镜说起了望远镜的优化事宜。

“……倍率这些还是能够继续提升,还有,将中间连接部分优化一下,改成可以移动的,这样,不管是眼距多宽的人,都可以自己调整长短。”

于镜一边听,一边在心中记下曹觅的吩咐。

曹觅说完之后,夸赞道:“距离上一次不过短短一月,如今能看到这般成果,我很是惊讶。

“如今望远镜已经可以使用,我会先派人把这一个送到王爷那边。等到新的研制出来,你们再多制作几个吧。”

于镜点点头:“是。”

“如今研制还顺利吗?”曹觅想了想,又问道:“可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尽可与我说。”

于镜连忙摆摆手:“王妃不知道,如今玻璃的炼制工艺又有改进,不仅产量变大,耗费的成本比起当初已经降低许多。

“我们那边如今有用不完的镜片可以磨制,完全不缺什么了。”

“这就好。”曹觅满意颔首。

之前于镜他们到来之后,曹觅还要求继续改进玻璃的工艺。

因着这一项,可没少耗费王府提供过去的资金。

但是以如今的情况来看,之前的所有投入都是有价值的。

思及此处,她轻呼出一口气,道:“但愿这些东西送去得及时,能真的帮上王爷的忙才好。”

于镜在旁边点点头,坚定道:“王妃放心,一定可以的。”

曹觅不知道,如今她该忧心的,不是顺利拿下了拒戎城的戚游,而是她自己和三个孩子。

距离辽州数百里的京城之中。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朝堂争论,辽州出兵的事情已经定了下来。

因为有“攻下拒戎城”的成功例子在先,加上戚游随奏折附上的种种“战利品”,老皇帝的心还是偏了偏,站到了北安王这边。

事情如戚游所料,同意出兵的圣旨已经拟好,就等着传信太监送到昌岭去。

但这并不代表事情尘埃落定了。

北安王的死对头兵部尚书和与辽州那边有利益牵扯的丞相,找了一天,与皇帝在御书房中密聊了许久,但出来之后,却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戚一和戚七原本紧张地盯着这处,这时候也有些奇怪了。

但一切风平浪静,即使他们有疑虑也找不到什么异常之处,只能暂且将注意力放到了其他正事上。

就在他们漏掉的不起眼处,一纸命令送到了京郊一个初来乍到,完全没有人会注意到的小官手中。

“……下官领旨。”纪游深呼出一口气,接过邹苟手中的文书。

邹苟直接笑道:“那接下来两三个月,就有劳纪大人了。”

纪游闻言一愣,连忙摆手道:“不敢不敢,下官不才,还请邹大人多担待才是。”

“嘿嘿,好说,好说。”邹苟不见外地揽过他的肩膀,“其实啊,像纪大人这样,初来京城就有此番际遇的人,邹某前半辈子,也就遇到过您这一个!

“纪大人可得好好把握此次机会。”

纪游激动地点点头:“下官必定竭尽全力。”

顿了顿,他问道:“不知道此次北上辽州,到底要做什么事?

“文书说让我为大人引路,配合大人的一切行动,又该如何做?”

两人边说,便走到了纪游落脚的院落中。

邹苟摒退左右,与纪游说道:“纪游大人出身辽州,此番任务十分重要,还需要仰仗您,我也便不瞒着你了。

“这一次,我们要到康城中去。

“北安王两年前被贬至辽州,在康城落脚,纪大人应该听闻过。”

“嗯?”纪游有些惊疑,“当年……北安王是被贬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