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3/6页)

“入了定”的三尊小金童一直到曹觅在他们身后咳了咳,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的娘亲过来了。

小胖墩戚然立即抛弃了戚游,蹬蹬蹬朝曹觅扑过去。

“娘亲。”他黏黏糊糊道:“我好想你啊!”

曹觅佯装生气,道:“想我吗?

“我可听你们院子的婢女说,你清早一起床就往你们父亲这边跑。哎……简直跟忘了娘亲似的。”

戚然面色一僵,回应道:“不,不是的。”

他想要解释,但是憋了半晌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曹觅便笑了笑,暂且放过了他,带着他回到戚游身边。

廊下四面摆着烧得正旺的炭炉,这个角落被烤得暖烘烘的,一定都不冷。

曹觅招呼身后的婢女们将东西放下,道:“怕你们老往这里跑,会有些无聊,我便准备了一些竹篾和红纸。

“今日无课,大家都闲着,我们来做灯彩吧。”

灯彩,其实就是灯笼。

盛朝同样有元宵赏灯的习俗,过年前后,家家户户都要开始准备灯彩。“张灯结彩”,其实象征着“彩龙兆祥,民阜国强”。

“灯彩?!”戚安双眼放光地摸了摸面前的红纸。

曹觅点点头:“要过年了,今年我们家三位小公子自己糊灯彩。”

戚然在一边捧场地直点头道:“好啊好啊!”

曹觅朝戚游那边看了一眼,见他也抬头凝望着自己,双眼中兴致昂扬,丝毫没有不满的模样,便松了一口气,招呼着婢女们开始准备。

她指着摆放到毯子上的东西,开始与三个孩子说起糊灯笼的步骤。

灯彩种类繁多,复杂的如同走马灯一类,堪称艺术品,不是普通人想做就能做得出来。

但要是不追求极致,简单弄出个灯笼的模样,并不是什么难事。

曹觅本意也就是给三个孩子找点手工活做个消遣,自然不会想着去挑战高难度。

此时婢女们将竹篾红纸一类材料都送了上来,她便道:“我们先用竹篾搭出灯彩的模样,用细绳捆住,之后再用米浆把红纸黏上去,这样就行了。

“等到年节里,将蜡烛放到灯彩里面,就可以挂到门前,或者提在手中赏玩了。”

三个孩子年龄还小,最大的戚瑞,过了年也才七岁,灯彩这种东西,对于他们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听完曹觅的讲解,自觉懂了的三个孩子当即动起手来。

曹觅也开始忙活起来。

真正上手的时候,她才觉得自己有些低估了做灯笼的难度。

灯笼一般是圆形的,当然也有方形的。

但是想要用竹篾打出一个规整的轮廓,其实相当有难度。

就在她与手中的竹篾较着劲的时候,戚游从她手中将竹篾接了过去。

他道:“这竹篾还太厚了,需要削一削。”

说完,他拿起旁边的小刀,用大拇指抵着刀背,轻易将竹篾一劈为二。

变细了的竹篾在他的手中轻易被折弯,围成了一个规整的圆形。戚游再取过旁边的细绳一捆,一条简单的灯笼骨架便出来了。

曹觅见他动作间行云流水,丝毫不费劲,自觉学到了精髓。

她兴致正盛,转头便拿起旁边另外一把小刀,有样学样地准备将竹篾劈开。

但女子的身体力气小,她费了一番力气,才终于将刀刃浅浅地劈进了竹篾中,竹篾看着还没什么事呢,她的大拇指已经被刀背压出了一道刺眼的红痕。

戚游在旁边看着她折腾,见状直接把刀子和竹篾从她手中夺了过来:“你不要削了,这些我来吧。”

曹觅举着自己的大拇指欲哭无泪。

她看着戚游轻巧的动作,突然发问道:“你……难道不痛吗?”

戚游嘴角擒着一抹笑意,转头回应曹觅之前,已经又处理好了一根竹篾。

他将小刀放到一边,伸出自己方才持刀的右手,展示在曹觅面前,道:“我是握惯了刀枪的人,与你这样的深闺女子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