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9页)

五岁的王府大公子天生带着一股贵气,板起小脸的模样已经有三分北安王的气势。

伙计闻言一窒,半晌后悻悻道:“你,你才多大,看什么书?你进来,就是来捣乱的。”

“你从我手上抢走的这本书是《新秦书》。”戚瑞指着伙计拿在手上的书,“第一篇是‘鸿鹄’,讲的是一只自大的雁鸟,因为不识天高地厚,身陨悬崖的故事。”

伙计一时愣在原地。

他只是书坊里的普通伙计,根本不识字,自然也不知道戚瑞说的是不是对的。

就在他犹豫的关头,一个身着青色儒衫的青年发现了此处的情况,放下手头的事情走了过来。

他一直就在附近,也听到了戚瑞方才的话,此时一眼确认了伙计手上那本书的名字,便面带微笑地告诉伙计:“他说的不错,这本书就是《新秦书》。”

将书从伙计手中抽出,青年道:“我看这位小友确实是为看书而来,小哥何必驱赶他?”

伙计见来人是位熟面孔,尊着对方是读书人,行了个礼道:“可是先生,这个孩子他这么小……”

青年摆了摆手,想了一个两全的主意:“这样吧,你也不必为难。

“我来招待这位小友,若是待会他做出什么不合时宜的事情,我便负责把他送出去,你看如何?”

伙计犹豫了一会,看了看一直呆在旁边,看似十分知礼的戚瑞,终于还是点头道:“那便劳烦先生了。”

青年笑了笑:“不必。”

见事情已经解决,伙计当即离开。

俞亮将那本《新秦书》交还给戚瑞,笑着问道:“这是你方才要的书?”

戚瑞接过,礼貌地道了声谢:“劳烦先生出手相助。”

他像模像样地对着俞亮行了一个文人礼:“我姓戚,呃……是家中的长子,先生可以称呼我戚一。还未请教先生姓名。”

“我姓俞,单名一个亮字。”俞亮自报了家门。

他似乎对戚瑞有着极强的兴趣,互换了姓名后,又询问道:“小友……有五岁了?

“你这个年纪,开蒙也就一两年吧?不是应当以最简单的《诗》作为启蒙?怎的居然还识得《新秦书》这种经史?”

他没说的是,即使学的是经史,《新秦书》一般也是放到最后的选择。很多人选定了专治的经书,甚至懒得翻看这一本。

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会放在书架最下面,被身量不高的戚瑞一手抽中。

戚瑞想了想,含糊道:“夫子善治经,便也用经史为我启蒙。”

俞亮点了点头,没有再问下去。

他转移了话题道:“那……你是准备看书吗?我带你到旁边的桌子上。”

戚瑞往文人聚集的地方看了一眼。

方才,天权将最后的几个侍卫引走,他如今暂时算是“安全”的。

两个弟弟已经回到了戚六那边,没什么好担心的,戚瑞想趁着所剩不多的时间,了解一下曹觅开设的这家书坊。

于是他看着俞亮,询问道:“我看俞先生方才与那伙计交谈的模样,您是此处的常客?”

俞亮撩了撩衣袍,展示了一下自己身上比戚瑞还差的衣服料子,无奈笑道:“囊中羞涩,正是听闻此地可以免费阅览书籍,才特意赶过来的。”

他这番话本是自我调侃,但戚瑞完全没有领会到其中的笑点,只一本正经又问道:“俞先生在此处有一段时日了,应当对书房甚为了解吧?”

俞亮听出了他的意思,反问道:“你莫不是,也想了解一下此处书坊?”

戚瑞点点头:“我听闻此处书坊十分新奇,一直很想知晓到底有何特殊之处。”

他对印刷术和纸笺很感兴趣,闲暇时,倒是向曹觅打探过这里的情况。

但这书坊的新奇,曹觅三言两语间也说不清,与他提起几条独特的规矩后,便提起往后有时间会带他们兄弟三人过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