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4/8页)

曹觅挑眉:“嗯?什么问题?”

“就是……”刘格斟酌了一下措辞,“辽州这边建房子,多是用一些随处可见的黄土来砌墙,当然,那东西比不上水泥,但胜在随手可得,根本不费什么钱。

“而富贵一点的人家,则惯用糯米浆,或者直接使用上好的石料。”

刘格有些苦恼:“这水泥,到时会不会没有人识货,根本卖不出去?”

曹觅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早在刘格研制成功之前,她就想好了办法。

于是她道:“你放心,我早已经考虑过这个问题。”

刘格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但曹觅见他仍旧苦着脸,便笑了笑,解释道:“我刚在城中买了一块地,原本以为要等等你这边的研制进度,没想到你们做得比我想象中更快,恰好赶上了。”

刘格眼睛一亮,很快意识到曹觅的打算:“王妃是打算用水泥,在城中百姓眼下盖出一栋房子?”

曹觅纠正道:“不是房子这么简单。”

她笑了笑:“我要用钢筋和水泥,建起康城中最高的酒楼!”

——

曹觅原本打算在水泥工坊这边多留一天,解决完一些未能商定的事宜,但王府中传来消息,说是戚游请的那位夫子过来了。

这位原本预计会在五月到达的林夫子之前又来信,说在途中遇到了好友,抵达的日程还要在延缓一些。

没想到,他这一推迟,恰好撞上了曹觅外出的这几天。

曹觅只好让刘格安顿好这里的事情之后,再回府找她,然后带着人回了王府。

毕竟是戚游的故交,家中三个孩子未来的夫子,如今戚游不在,她这个女主人还是得出面待客。

但她回到王府中时,却意外发现林夫子已经有人在招待了。

离开康城两个月的戚游悄无声息又从封平回来了,此时,他正与那个林夫子在厅中小聚。

急急赶回来的曹觅听了管家的说明,点点头,也不急着出去见客,径直回后院休整。

这天晚膳,戚游特意开了家宴,除了他们一家五口,还请了这位林夫子。

林夫子名唤林以,字樊之,年纪不到三十。他出身泉宁名门,在这个科举尚未普及的年代,学问是众人公认的好。

此前他顺利入朝为官,众人都觉得林家要平步青云了,但没想到后来林以因为得罪权贵,丢了官职。皇帝虽然在戚游求情之下,免了他的流放之罪,但也绝了他再次举官的可能。

林以失了势,即使回了老家,一举一动仍被当年朝中的敌对针对,做什么都不自在。他在家散漫几年,直到戚游去信请他出任几个孩子的夫子,他才又重新振作起来,收拾行囊奔赴辽州。

隔天,戚游就让三个孩子给林以行了拜师礼,这事就算成了。

孩子们有了正式的夫子之后,曹觅终于能轻松一些。

近来,她正在与泥瓦工匠们拉扯着酒楼的事情。

古代高楼难成,其实就是碍于地基与承重。引得大诗人王之涣写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其实也就有六层,放在现代根本不够看。

现在曹觅手中有了水泥,按照她自己的想法,自然是想一举把这个记录破了,弄出个举朝瞩目的八层高楼。

她与工匠们说了新的浇筑地基与承重柱的办法,工匠们纷纷点头。他们见识过水泥的性能,这段时间在刘格的指导下,也试着开发出水泥的各种用处,曹觅说的以铁筋为骨,混凝水泥为肉的办法,在他们看来确实可行。

但听到她要盖到八层,工匠们却不敢了。

他们苦苦劝说一番之后,曹觅无奈让步了。

毕竟水泥虽然有了,但钢筋之类的东西质量还远远跟不上,八层这个高度实在太过冒险。

最后,他们定下一个曹觅和工匠们都能接受的高度——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