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2/7页)

张氏夫君的亲弟弟这才知道,原来当年自己的哥哥并没有死在战场上,而是成为了俘虏,后来又被戚游救下,一直跟随在戚游身边。

他和其他幸存的戎族俘虏一样,想着把救命之恩报了,再挣够银钱,就跟戚游讨个恩典,回部族去。

可是张氏的丈夫显然没有那么幸运,他死在了一次平叛中。

在给家人的信件中,他提到了张氏母女的存在,希望如果有机会,弟弟可以接回张氏,抚养那个孩子长大。

曹觅听完,试探着询问道:“你们要寻人,可有什么依凭?”

那戎族男子点点头,取出一块骨牌。

他解释道:“阿勒族每个孩子出生时,都会得到父亲雕刻的骨牌,兄弟间,骨牌的纹路是可以拼合的。我兄长在信中说,他的那一块一直寄放在他妻子手中。如果我嫂子和侄女真在王府中,王妃可以请她辨识一番。”

曹觅点点头,示意身边婢女将骨牌送去给张氏。

张氏就在旁边的厢房中,她一直随身携带着丈夫的遗物。不一会儿,她带着两张骨牌进入厅中。

曹觅知道,她这是准备要跟着这两个阿勒族的人走了。

见他们彼此间有许多话要说,曹觅干脆派人,将她们送去了另一个安静的房间。

张氏和那两人走后,曹觅将注意力放到一开始那个戎商上面。

盛朝是禁止百姓与北方戎族通商的。

但天下事,只要有利益,就有逐利者敢藐视律法,以身犯险。

这其中,成就最高的人,甚至能光明正大地出现在天光之下,把“罪证”洗白成荣耀。

坐在曹觅身前的丹巴就是这样一位存在。

从刚才张氏小叔的话中,曹觅知道,由于现在戎族的人进入辽州比较难,他们是求到了丹巴头上,才能顺利找了过来。而向来计较利益得失的丹巴没有收取他们任何的费用,他承诺平安护送他们来回,只为了一张北安王府的“入场券”。

曹觅不着声色地打量了一下面前人,主动开口道:“不知丹巴先生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丹巴笑了笑,道:“瞒不过王妃。

“小人早听闻盛朝最年轻有为的王爷来到了辽州,一直便想一睹王爷和王妃的风采,却苦无门路。此次恰好遇到古斯兄弟,就借了他的方便。

“唐突上门,还请王妃恕罪。”

他说着,便要跪下请罪,曹觅连忙制止。

丹巴顺势起身,也不回座,而是道:“小人虽然不是盛朝人,但也知晓中原的规矩。此次上门,小人为王爷和王妃带来了礼物。王爷王妃是见惯了荣华的人,小人不敢卖弄。礼物并不珍贵,但尚算新奇,希望王妃不要嫌弃。”

早先曹觅就猜测过,巴丹这样的人,找上王府必定是要示好的。

毕竟戚游是辽州的新主人,他的意愿,是如今辽州的最高指令。

戚游走前,已经预料到这种事,于是特意与曹觅提过。

丹巴在辽戎两地经营多年,与辽州各大世家都有往来。但他平日低调,贩售的商品也没触动到盐铁这些底线。出于种种考虑,戚游暂时不准备动丹巴。

所以他告诉曹觅,丹巴若有意示好,尽可收下他的礼物,让这位地位颇高的戎商安心。

于是曹觅点点头,客套道:“巴丹先生客气了。”

巴丹朝外面喊了一声,他的侍从便捧着一个精致的金匣入内。

巴丹接过匣子,直接在曹觅面前打开。

尽管知道巴丹刚才的话绝对是在自谦,也做好了看到贵重物品的心理准备,但是看到那颗红宝石的时候,曹觅还是愣了一瞬。

躺在黑色锦缎上的红宝石足有鸽子蛋大小,其上光华流转,一看就不是凡品。但最吸引曹觅的其实并不是它本身,而是它充满异域风情的设计风格。

在一开始的惊讶之后,曹觅很快调整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