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魂兮归来(大结局)(第4/5页)

夏侯潋蹲下来冲他招招手,“小娃娃,来,叔叔问你……”

“娘!”那小孩儿大喊大叫地跑了出去,“夏侯叔叔醒了!他醒了!”

这孩子长得有点儿寒碜,肯定不是沈玦的种。夏侯潋默默地想。

那孩子没叫来大人,叫来两个小孩儿,一群人风风火火跑进院子,最大的那个也才十二三岁的模样,嚎啕大哭地扑上来。

“夏侯叔叔!”

夏侯潋辨认了很久,犹豫地叫道:“妙祯?”

“还有我,我是司徒弄玉!夏侯叔叔,你记不记得我?”另一个女孩儿凑过来。

“记得记得,”夏侯潋摸她的头,“你娘好不好?去苗疆回来了么?”

“什么呀?”玉姐儿眨巴着眼睛道,“我娘去年的去的苗疆,早回来了。”

夏侯潋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敢情他听见的话儿是去年的事儿了。夏侯潋又问道:“督主呢?”

“督主?”玉姐儿和妙祯面面相觑,妙祯道:“督主人在京城呢。”

“咱们这是在哪儿,不在京城么?”

“不在呀!”玉姐儿说,“这里是金陵。”

夏侯潋有些失落,沈玦上京去了,一时半会儿是见不到他了。

“啊!”妙祯忽然道,“莲香姨去买菜了,我忘记派人去告诉老爷夏侯叔醒了。”

玉姐儿叫道:“那快去啊!”

妙祯扭头就跑,夏侯潋望着伶仃的小院,那两缸菡萏在风里面摇摇曳曳,慢慢和记忆里的枯荷重叠。夏侯潋忽然想到什么,叫住妙祯,问道:“你说的老爷就是沈玦么?”

妙祯回过头道:“那是老爷从前的名儿了,老爷现在叫谢惊澜。”

“所以这里是……”夏侯潋摸着门柱,黑漆映着他的面庞,“金陵谢府。”

时光兜兜转转,好像画了一个老大的圈,又回到了原点。风吹过小院,他仿佛看见昔日素衣白裳的少年坐在廊下埋头苦读,另一个麻布衣裳的少年蹲在他的脚边斗蟋蟀玩蚂蚱。岁月在他们身侧无尽地流淌,迢遥远去。

夏侯潋心潮汹涌,眼眶微微有些湿,却又笑了出来。

“妙祯,老爷在哪里,带我去见他。”

“好!”

妙祯和玉姐儿拉着夏侯潋从角门出去,巷子外面人声鼎沸,叫卖的号子一浪高过一浪。玉姐儿叽叽喳喳说着这几年的事情,距离雪山一战已经过了三年,吸食极乐果的官员统统撤职,朔北的踯躅花焚烧殆尽。沈玦带着昏迷不醒的夏侯潋回了谢家老宅,朝廷准许了他的请辞,他恢复了谢惊澜的本名。沈问行当上了司礼监掌印,小皇帝依旧玩物丧志,张昭的变法仍在推进,辽东的战役两年前结束,朝廷和土蛮达成协议,一切又步入正轨。

妙祯说谢惊澜昨儿刚刚校好了戴先生的书稿,拿去抱月楼和书肆老板商量付梓刊行。这会儿刚刚晌午,应该还在用膳。

他们蹲在抱月楼的牌坊边上等,妙祯掏钱买了三个烧饼,三个人一人一个。等了很久很久,谢惊澜也没有出来,大约是商议遇到了难题。晌午的阳光在牌坊的浮雕上腾挪,变成下午的阳光。夏侯潋望着熙熙攘攘的人潮,眼皮上下打架,昏昏欲睡。

玉姐儿和妙祯靠在大理石座上睡着了,夏侯潋还撑着。后来又觉得口渴,回头看抱月楼的门口,还是没有谢惊澜的影子,夏侯潋去对街的一家铺子里讨了碗水喝。那老板人好,往里头加了薄荷叶子,味道沁人心脾。谢别之后出来,牌坊边上站了一个人,正和玉姐儿和妙祯说着什么。那个人穿了一身素,没有穿妆花织金的蟒袍,也没有玉石点缀的鸾带,仅仅是一身素色云锦,卸了满身的矜贵与孤寒,却依旧像天边走下来的人,像他梦里走出来的人。

玉姐儿指了指他,那个人回过头来,遥遥与他相望。

他看见谢惊澜眼里的惊讶,像晚风掠开薄冰,一池春波溶溶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