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天风迢遥(第2/4页)

看见玉姐儿也想抓,妇人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故意虎着脸,“娃儿不许碰。”

明月让一个校尉带着玉姐儿,笑了笑道:“看着不过是普通的花儿,怎么比吃食还贵重?”

“这花儿妙得很哩,”妇人微笑着道,“搓成药丸子,或者就这么干烧,嗅那股气味,浑身上下都舒坦,当了神仙似的。我们是吃不起,城里老爷爱用。”

“老爷?哪些老爷,知县知府?还是卫所的驻官?”明月问。

“哎,这个我哪说得清,老爷就是老爷,”她用下巴颌儿指指玉姐儿怀里的灵牌,“和你们家老爷一样嘛。”

明月和校尉们对望了一眼,又笑道:“听嫂子的口气,原先本是不种这花儿的。”

“是啊,几年前……”妇人低着头想了想,冲外面的男人喊道,“他爹,是不是你崴了脚那年?”男人答了声是,妇人道,“是嘛,五年前,北边下来一群江湖客,要咱们改种人来疯。一开始里正还不同意,说人来疯卖不来银钱。爷们儿给了每家每户五两银子,还说每年会派人来买,大伙儿就同意了。这不,果真每年都有人下来收,每年都是顶顶的好价钱。现在原先吃铁馍馍的吃白面,原先吃白面的盖新屋,都是造化啊。”

“嫂子,”明月忧愁地望着妇人,“你看我这儿新丧了男人,还要养着玉姐儿。我怕改嫁对姐儿不好,就想自己出来做点营生。你这花儿这么好卖,可不可以把那些江湖客告诉我,我盘他几亩地,也种这花儿,让他们来收。”

“不是嫂子不告诉你,是嫂子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人。每回来都穿黑衣裳,有的还戴面具,怪里怪气的,瞧着不大正经。不过他们每年过年的时候下来,你要不明年来瞧瞧,说不定能碰见他们。”

“行。嫂子,谢谢你了。”

明月回头看了眼云校尉,校尉从怀里掏出一把银子塞到妇人手里,“别见外,我们叨扰了,您收着,买点儿好玩的给你家小子。”

妇人一开始还拒绝,后来实在拗不住,便收下了。看明月要走,留了几遭留不下,忙让宝儿收拾出一包袱白面馍馍给他们,硬要他们带着。明月道了谢,出门登车,马车渐渐远了,回头看那妇人在雪地里站了会儿,回身进了屋。

离了村子才后知后觉地通体发寒,撩帘子望出去,目力尽处皆是白雪覆盖的踯躅花苗,绵延天际,好似无穷无绝。若是等天暖了群花盛开,当是漫野的殷红,恍若烈火摧枯拉朽地燃烧到天际。这样的村子有多少?朔北有多少官员在吸食极乐果?

明月扶着车围子的手有些颤抖,“云大人,不去倒马关了,立刻绕道回京。”

云校尉从马上俯下身道:“娘子,这样太慢,我们去官驿,让驿丞快马传信给督主。”

“不行。”明月断然道,“云大人,你还不明白吗?厂卫号称家人米盐猥事皆难逃耳目,为何踯躅花在朔北开了五年,督主竟从未听闻。”

云校尉的眼中慢慢浮起恐惧。

“不错,”明月轻声道,“朔北大大小小千余卫所,皆已沦陷。”

一行番子皆面面相觑,四下里冷风呼啸而来,恍若妖魔逼近,有人打了一个寒战,胯下的马不安地踏着雪。

明月抱紧玉姐儿和司徒谨的灵牌,灵牌抵着心口,仿佛隐隐有热度传来。

阿谨,你会保佑我和玉儿的对不对?

明月闭了闭眼,厉声下令:“即日起换马改装,火速回京。”

————

沈玦在宫里一连待了十天都没有出来,连日来不断有辽东来的斥候快马进京,个个灰头土脸,不仔细看还以为是西北来的灾民。夏侯潋今日新得了邸报,上面说前线战况不妙,几次差点让土蛮破城而入。朝廷计划着调南兵北上,然而国库空虚,军费不够。沈玦力排众议,加征江南赋税,朝中一半的官员都上疏弹劾沈玦。要是奏疏上带着唾沫星子,沈玦已经被淹死在掌印值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