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2/3页)

苏茜怔怔地说:“我也不知道呀,会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我从来没来过青城山,甚至从来没来过成都!”

“你的父辈中,或者祖辈中,有四川成都的吗?”这些记者的想象力都很丰富,可谓天马行空,“这会不会是某种神秘的‘召唤’?”

苏茜摇头道:“我不知道你想暗示什么,但我父亲是江苏人,母亲是安徽人,祖父母那一辈,也完全跟四川不挨边。”

又一个记者问道:“冒昧地问一句,你以前有过梦游史吗?”

“梦游?你听说过一个人能梦游到几千公里之外的地方吗?”

这个记者的回答出人意料:“老实说,我还真听说过。

苏茜呆住了。记者们的确见多识广,那个年长些的记者也想起来了,说道:“对,国内某个科学探索类的节目曾经报道过类似的事。一个河北的农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到了千里之外的南京。”

苏茜没想到这种离奇的事情,居然之前就有人遇到过。她急促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呢?”

年长的记者说道:“这起事件的当事人——也就是那个河北农民的自述是:他感觉在睡梦中,有两个身高超过180cm的人,轮班将他背起飞行,在这个过程中,他甚至能感受到背他的人的体温。之后,他就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南京……大概是这么回事,很久以前看的,具体内容记不起来了。”

他这番话引起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好奇。一个记者问道:“那这件事有结论吗?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苏茜自然也无比关心这个问题。但年长的记者说:“那档节目做得不够专业,调查也不够透彻,结论似是而非,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甚至连这个河北农民说的话是否属实也令人存疑。因为这件事完全是他一个人经历的,没有任何人能够做证。”说到这里,他转回此次事件的当事人,问道,“苏茜女士,你呢?有人能证明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苏茜没有回到他的问题,兀自问道:“今天是几号?”

“6月24日。”一个记者告诉她。

苏茜颔首:“没错,昨天是6月23日。”她望着那个年长的记者说道,“我有证人!我丈夫可以证明,昨天晚上十一点,我都还在北京的家中!”

记者们迅速记录着,同时不忘记提问:“你丈夫已经在前往成都的途中了,是吗?”

“是的,他会来接我回去。”

“到时候他也可以接受我们的采访吗?”这当然是记者们最关心的问题。

苏茜说:“我不能帮他做主。但我想,他会愿意为我说明情况的。”

记者们纷纷点头,从他们对此事的关心程度和表现来看,似乎打算在此等候采访苏茜的丈夫。

之前提出梦游这个猜测的记者似乎还想延续探讨这一观点,他问道:“请问,你昨晚是否有被人背着飞行的感觉呢?”

苏茜后背一麻,感到毛骨悚然,她恐惧地说道:“没有,我完全没有这样的感觉。请不要再探讨这种可能性了,你吓到我了。”

这时,又有几家新闻媒体的记者赶来了。苏茜已经不想再接受采访了,事实上她能说的也只有这么多了。她意识到,继续探讨下去不但不会有结果,只会引发更多光怪陆离的诡异猜想。不清不楚的事实,经过记者们的发酵和添油加醋,天知道会被编造成什么样子。

就在苏茜打算明确告诉记者们,她累了,不想再接受采访的时候,新来一拨记者中的一个,竟然大声叫出了她的名字:“苏茜?!”

苏茜为之一怔,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个人是她和孟什大学时代的好朋友——比他们小一届的师妹王洁,四川成都人。她毕业后回到老家,在一家报社工作。苏茜怎么都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跟老同学见面,她喊道:“王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