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第3/6页)

“应该在。”简又然看着开劲又向楼上冲去,心里起了疑云。省调查组刚刚决定“双规”秦越鹏,秦越鹏就外逃了。他的消息有这么灵通?整个考察行程十几天,怎么早不出去晚不出去,恰恰就在调查组作出决定之后,他人就出境了呢?他身在云南,难道会清楚调查组的动静?如果他自己不能,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感到问题严重,早就有出逃的计划,正好借这次考察来实现了。二就是湖东这边,或者省纪委那边知晓情况的人,昨天晚上给他通报了信息,他才临时决定出逃的。景洪那边,只要有钱,就有人能将你带出去。到了金三角地区,情况就很复杂。国内不少出了事的官员,就是从这条通道上出去的。

简又然回到办公室,泡了茶,看了会儿文件,脑子却怎么也集中不起来。国土局的乔局长打来电话,说:“东部物流港的用地,所有手续都办好了,是不是要请省能总公司的人来商谈下一步事宜?”简又然说:“那当然是,他们这两天要到,主要是跟老百姓面对面地做些交流。你们的事情就是,会同镇里了解一下老百姓的议论。谈的时候,要有的放矢,不能乱打乱撞。”乔局长说:“我知道了。”接着,他又问:“听说秦……秦县长,是不是真的?”

“什么秦县长?我不清楚。”简又然把电话挂了。

可怕!居然连乔局长也知道了,消息难道真的长了翅膀?真的是官场无秘密了?可怕!

简又然想着,起身到窗前。天气正冷,每年的春节前,都是江南省最冷的时候。正所谓三九寒冬。不过今年的天气,虽然冷,但风少,雨水也不多。因此还不是十分让人难受。院子里的香樟树依然绿郁着,远远地,只能看,是闻不见它的清香了。

“简书记在吗?”有人叩门。

“进来吧。”简又然说着,回到桌子边坐下。组织部副部长朱庆生推门进来了,他手里拿着一摞材料,说:“简书记,‘十差干部’的初评提名都在这儿。这里面一共涉及七十多名干部,有县干,有科干,也有一般干部。而且……”

“说吧。”简又然接了材料,翻了下又放下了。

朱庆生道:“而且,都是些重要部门的领导或者工作人员。提名来源主要是三块,一是政府网和报纸,二是民间渠道,直接寄到评选办的,三就是上次发放的提名表,由全县干部和群众代表无记名提名的。”

简又然又将材料拿起来,第一个就是黄玉斌,第二个是人大副主任吉平;再往下看,都是些科干和有些头脸的人物。他皱了下眉,但一想,搞这样的活动,其实到头来目标对的就是这些人的。只是简又然不曾想到,县干也进了提名单,科干所占的比例居然到了百分之八十。

如果按这个提名搞下去,会是什么结果呢?

简又然问朱庆生:“你们的初步意见呢?”

“这事……我跟黄局长也商量了,我们觉得这个提名虽然全面,但是问题很多。特别是些敏感性的问题,不好处理。是不是再确定一个标准,比如说,提名人选只在科级干部和科级干部以下,其中科级干部的比例不少于百分之五十。”

“这个不行。既然是十差干部,提名就必须涵盖所有湖东的干部。”简又然否定道,“人为地设定杠子,那本身就会让老百姓议论。”

“是啊,简书记说得对。可是我们怎么操作啊?这‘十差干部’的评选,我看就是……唉!不说了,这名单在这儿,简书记,你们领导定了我再来吧。”朱庆生说着,就要往外走。朱庆生是组织部老资格的副部长,据说他有一句玩笑话:组织工作三十年,县委书记十一茬。既说明他资格老,也说明县委书记动的频繁。这样的老资格,反正级别上也到了,年龄上也差不多了,说起话来,不可能再是小心翼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