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3/7页)

“啊!”时立志点点头。

林一达人虽然还没到,可是杯子先到了。秘书先将他的杯子放在了正中的桌子上。这表明,这个位子,第一,它是林一达书记应该坐的,而且只能是林一达书记坐。第二,林一达书记马上就要到了。杯子先进来,是要告知大家一声,让大家做好准备。这就像古人所说的:人欲发威,必先发声。领导欲出面,杯子必先行啊!

县级干部们,平时各自出去时,人人都是一副领导派头。但是真的到了一块,派头自然就收了起来。大家正谈着,林一达从侧边的小门里走了进来,马上声音就小了。林一达坐下,对李长和杜光辉道:“过来坐吧。”

李长说:“就这样吧。”

杜光辉也摇摇头,林一达就笑笑,开口道:“晚上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个临时性的会议。主题大家可能都知道了。市委考察组明天下午要到桐山来,民主推荐两名正县级干部人选。具体的要求我也不清楚,但是,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就明天的推荐,先和大家沟通沟通。”

底下的声音更小了。杜光辉将手机调到了振动。林一达继续道:“市委对桐山班子进行调整,是在桐山经济发展正遭遇瓶颈的状况下进行的。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次调整的面很小,涉及的人员很少,但是涉及桐山将来的发展,涉及桐山建设和进程,更涉及桐山的稳定与兴旺。因此,对这次民主推荐,我想讲三点意见。”

又是三点!杜光辉想,现在开会讲意见动辄就是三点,是不是受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既然能生出万物,肯定也能生出意见,生出纪律,生出报告来。

手机振动了下,杜光辉一看,是凡凡的短信:爸爸什么时候回去?

杜光辉回道:后天回去。

凡凡没做声了。这孩子懂事,从来不提过分的要求。

林一达刚说了第一条意见:要提高认识。正在说第二条意见:在民主的基础上,要有适度的集中。他道:“这次市委对桐山班子的考察和民主推荐,是十分慎重的。之前,市委和我进行了多次沟通,也分别征求了一些同志的意见。特别是两个正县级推荐人选,市委更是高度关注。市委要求,将年纪轻,政治素质过硬,作风扎实,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推荐上更高的领导岗位。同时,市委对一些为桐山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作出贡献的干部,也将给予合适的安排。两个人选全部在本县干部中产生,这本身就是市委对桐山干部的肯定。”

李长副书记半闭着眼睛,似乎在望着天花板。林一达这一段话,虽然简短,可是该说明的都已经包含在内了。他再也不能明说了,再说,就违反了组织纪律。他显然是将李长、时立志和岳池,分成了两个层次。这样一强调,就等于突出了岳池。而这次民主推荐,如果要出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恰恰会出现在岳池身上。作为县委一把手,林一达当然清楚这点。因此,今天晚上的会,与其说是通气会,倒不如说是专门为岳池召开的推介会。

岳池微微地侧着身子,眼睛一直盯着林一达。手上的茶杯在不停地慢慢转动着。林一达说到了第三点,其实还是老话:注意保密,不该说的绝对不说;不该散布的绝对不散布;不该猜测的绝对不猜测。

林一达讲完,会议就结束了。

杜光辉回到招待所,前脚刚进门,岳池后脚就跟了进来。杜光辉道:“岳县长今晚上没有活动了?”

“哈,哪有什么活动?光辉书记啊,谢谢你啊。”岳池说着,递过一支烟。

杜光辉坐下来,点了烟,道:“谢我?谢我什么啊?市委的安排,我们都只是服从嘛!”

“那当然是。可是,没有光辉书记和其他同志的推荐,哪能……光辉书记啊,这晚上也还早,不如我们出去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