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5章 总要抓一头(第2/2页)

傅太师道:“是还没有想好要怎么赏。”

孙祈这才反应过来,没有再问。

国公府,再赏也到头了,真不行也就只有金银,俗气归俗气,宁国公府不缺归不缺,好歹也是这么个意思。

折子送进御书房,圣上从头到尾看了,旁的都没有提出异议,一概准了,只问起了户部状况。

“这些赏赐开支,国库还能拿得出来?”圣上道。

户部齐尚书讪讪:“勉勉强强,很是困难。”

“那就欠着,别处的不好欠,就欠着阿渊的。”圣上合上折子,一锤定音。

齐尚书垂首应了,反正这事儿他左右为难,怎么赏、赏多少,最后还是由小公爷来和圣上约定吧。

这些时日,除了户部忙碌,吏部上下也没有一个闲着的,南陵、蜀地走出了战火,新的官员要走马上任,吏部一道道文书往下送。

往年都是有功名的学子等缺,如今倒好,两湖解决了不少,南陵和蜀地又空出来大把的位子,一时之间,竟然是“坑比萝卜多”。

偏生其中还有硕大的坑洞,总督、副官、大府的知府,这些位子都要有一番经历的人才能胜任,绝不是光靠等缺的官场新人能填补上的。

一时间,全朝州府都要跟着动。

就连先前因赵方史的案子被一并调查的明州尤知府,照吏部原本的意思,治下不严,且明州事务能抓到不少空子,这样的官员,不说夺了乌纱帽赶回老家去,也少不得贬去某个旮沓窝里做芝麻官劳苦几年。

可现在实在缺人,这位好歹是当过大府知府的,又在朝廷进攻东异时,后方配合调度颇为尽心,功过相折,到成都府下简州当个知州。

是贬谪不假,也从油水丰厚的富庶江南大城、天下海运大港到了一年过手银子“紧巴巴”的蜀地,官职也跌了,但好歹是成都下辖,不是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对尤知府而言,已经是手下留情了。

兵部亦是一样,几处驻军调派,都需要统筹考量,各处兵力和军备都要补全,征兵就意味着练兵,何况还有东异那地方。

何人驻守,如何排布官员,样样叫人操碎了心。

最叫人操心的,还是各衙门往户部伸手的时候,实在是开不出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