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22(第3/4页)

“这一次,你还是看在富永姑母的面子上回去吧。”雪子只是无言地听着,但是从她萎靡不振的神态可以推知她的心思,既然幸子的话说得这样清楚,她也只好听从了。

“去了东京以后,也不是就不回来了……前一阵子阵场夫人说的那件婚事,还一直搁着的。但是,如果要相亲什么的,必须要你回来的,即使不相亲也一定有其他的好机会。”

“嗯。”

“那么,我就对姑母说你明天一定回去,行吗?”

“嗯。”

“既然这样定了,那就打起精神去见见姑母吧。”

雪子要稍微化个妆,换下连衣裙穿上单和服。幸子先下楼来到客厅里说道:

“雪子马上下来。她很懂道理,完全答应了,您就不用再提这事了。”

“是吗?那我这一趟也算没白跑了。”

姑母的心情全变好了。贞之助也快回家了,幸子劝她慢慢地吃了晚饭再回去,她谢绝道:“不不,我还不如早点回去,好让鹤子放心。可惜这次没见着小妹,请幸子替我好好说一说吧。”等到傍晚稍微阴凉了些,她就回去了。

第二天下午,雪子和幸子、悦子简单地告了别,说是“出去一下”就走了。住在芦屋期间,出客的衣服都是根据需要,三姐妹互相换着穿用。她的行李只有自己几件丝绸单衣和替换的内衣内裤而已,还有一本没读完的小说,一齐包在一个小小的绉绸包袱皮里,由阿春拎着送到阪急线车站。那行装甚至比出门旅行两三天的还要轻简。昨天富永姑母来时,悦子正在舒尔茨家玩耍,到晚上才告诉她这件事,说雪子只是暂时去帮帮忙,不久就回来。所以,正如幸子预想的那样,悦子并未怎样追着赶着要雪子。

启程那天,辰雄夫妇和以十四岁孩子为首的六个小孩,加上雪子,全家九人,另外带了女佣和保姆各一人,共计十一人,在大阪站搭乘那趟晚八点半开的列车。幸子照说应去送行,但她担心自己去了恐怕会使姐姐哭得更难看,有意回避,只有贞之助一个人去了。候车室里早已安排了专人接待,前来送行的将近一百人,其中有蒙受了先代恩顾的艺人,新町[47]和北新地[48]的老板娘和老妓女也混杂其中。虽然不再有昔日的威势,但是作为一个依然以旧时名望为豪的世家,这举家迁离故土的场面也是与之相称的了。妙子一直躲到最后一天也没去本家露面,临到要开车了,她才跑到站台上,在一片混乱中和姐夫、姐姐简单地道了别。她正要回去,从站台走向检票口途中,身后有人说:

“非常冒昧,您是莳冈家的小姐吗?”

妙子回头看时,原来是位叫阿荣的老妓女,当年善舞,在新町一带颇有名气。

“是啊,我是妙子。”

“是妙子小姐吗?您在家排行第几来着?”

“我是最小的。”

“啊,是小妹哪,长这么大了,念完女子中学了吧?”

“哈哈……”妙子笑着把话岔开了。每当别人把她当作刚从女子中学毕业不到二十岁的小姑娘时,她都这样老练地敷衍过去。在父亲事业的全盛时代,阿荣就已是徐娘半老了,她常到船场的家里来请安,家里人都亲热地叫她“阿荣姐、阿荣姐”。妙子当时不到十岁,说来这已经是十六七年前的事情了,从那时算起,应该算出妙子不至于那样年轻。想到这里,妙子心里不由得暗笑。她自己也明白,今天晚上她又特别穿戴着小姑娘间流行的帽子衣服,也难怪阿荣估摸不准。

“小妹多大岁数了呢?”

“已经没那么年轻了……”

“您还记得我吗?”

“嗨,记得的,您是阿荣姐吧?……您可是一点儿也没变呢。”

“哪能没变呢,早就成老太婆了。——你怎么不去东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