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16(第2/3页)

“说起那老太太的日本话,前些日子,她本来想说‘对不起您’,可是由于发音奇怪,说快了就像是‘您家乡细(是)哪里’,所以我忙着回答‘我是大阪人’。”

妙子最擅长模仿别人的缺陷,无论模仿谁都活灵活现,每每博得大家一笑,这是她的拿手好戏。这位“基里连科老太太”的姿态和腔调,她模仿得太可笑了。幸子她们虽没见过这位洋老太太,单凭想象也不禁捧腹大笑。

“不过,那位老太太是帝俄时代的法学士,似乎是个了不起的老太太,她说:‘我日语说得糟,可细(是)我能说法语、德语。’”

“过去可能很有钱吧,她多大年纪了?”

“嗯……已经六十多了吧。不过,她一点儿也不显老,特别精神呢!”

过了两三天,妙子又带回了那位“老太太”的趣闻,姐妹们很乐了一阵。妙子那天去神户的元町买东西归来,在尤海姆咖啡馆喝茶时,正碰上那老太太带着卡塔莉娜走了进来。她说要到新开地[23]的聚乐馆屋顶平台旱冰场去溜冰,还不断劝妙子有空一起去玩玩。妙子没溜过冰,她们说可以教她,不用多久就能学会。妙子对这类运动颇有自信,真的跟着她们去了。妙子练了个把小时,已大致掌握要领。老太太说:“您已经细(是)很拿手了,您第一次溜冰,我细(是)不相信。”她大大赞扬了妙子一番。更使妙子诧异的是,那老太太一上溜冰场,就一阵风似的滑了起来,那飒爽英姿大有超过青壮年之势,不愧是昔日锻炼有素,腰杆儿挺得笔直,不但丝毫不令人担心,时不时露一两手高难度动作,满场的日本人看得目瞪口呆。

之后某一天,妙子深夜归来,说是应卡塔莉娜邀请去她家吃晚饭了。

妙子说,俄国人那么能吃,真令人惊奇。最初上冷盘,后来又上了几盆热菜,不管是肉还是蔬菜,分量都特大,堆得盆满钵满。面包也是各种形状,种类繁多。妙子光是吃些冷盘就相当饱了,尽管她一再说“吃够了”“不能再吃了”,他们总是说“您为什么不吃呀?”“这个怎么样?”“这个怎么样?”。基里连科一家一方面劝个不停,一方面大吃特吃,同时咕嘟咕嘟地大口喝着日本酒、啤酒和伏特加。基里连科那样能吃会喝倒也不足为奇,连卡塔莉娜也是如此,甚至那老太太也毫不示弱地豪饮大啖。到九点了,妙子说该回去了,他们不让走,又拿出扑克牌,妙子陪他们玩了一个小时。十点一过,他们又端出夜宵来,妙子一看就觉得腻了,可他们是又吃着夜宵喝起酒来。他们喝酒的方法是把酒倒进喝威士忌的小玻璃杯里,满满一杯脖子一仰咕嘟一声喝光,与其说是喝酒,不如说是径直往喉咙里灌。日本酒且不说,纵是伏特加那样的烈性酒,他们说也非这样一饮而尽,否则就不过瘾,若无一个硕大的胃袋,如何对付得了?菜肴倒不见得如何可口,有一道汤菜稍微新奇一点,用面粉捏的团子浮在上面,与中国的馄饨或者意大利的饺子相似。妙子接着说:

“他们还委托我,说:‘下次请您姐夫和姐姐,请您一定带他们来。’就让他们请一次怎么样?”

这段时间,卡塔莉娜请妙子做模特儿,让她把头发盘成岛田髻[24],穿上长袖和服,手拿毽子板,她很着迷制作这种姿势的偶人。有时妙子没去夙川,她就不请自来,赴芦屋求教,这一来,自然和全家人都亲近了。贞之助也和她混熟了,还说凭她的资质大可去好莱坞碰一碰运气。但她却没有美国人的那股粗俗味,而颇有善于和日本妇女交往的那种安详和优雅。

纪元节[25]那天下午,只见基里连科穿着灯笼裤跟在妹妹后面走了进来,说是要去高座瀑布远足,路过幸子家门口,顺便来瞧一瞧。他们并未进屋,而是踱到庭院里,坐在花坛的椅子上。贞之助和他是初次见面,寒暄过后,请他喝了几杯鸡尾酒,闲聊了半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