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2/3页)

回宫后,他给弘景帝回话,说了些母子均安,晋王府二公子很是康健的话。话音落下,他顿了顿,将在晋王府所见到的一五一十都对弘景帝说了。

弘景帝听完后很是沉默,放下手中的朱笔,问道:“那照你来看,晋王是什么意思?”

“这——”李德全腰往下弯了弯,“晋王殿下大抵莫是想废了晋王妃。”

不然何必费那么大的功夫,领着他去看这场戏。

弘景帝今天批了一天的折子,都是前些天攒下的,也是肩酸腰痛得厉害。他从龙座上站了起来,来回走了几圈,又活动了下筋骨,才道:“当年给老五选这个媳妇,倒是选错了。”

李德全没有说话。

其实这事还真怪不是弘景帝,晋王妃身世不差,容貌过人,本人也是京中出了名的才女。当初晋王还未出宫就藩时,弘景帝便知道老五两口子关系很差,他只当老五性子孤僻,时间长了就好了。

可谁曾想晋王府一直没有嫡子生出,外面又总是有那种流言传得沸沸扬扬,他还莫当是五子有什么问题,赏了几次女人下去,老五都拒了,还是最后那次他连招呼都没打,就把人送了过去,他才受下。

这趟进京来,突然多了个儿子,身边还多了个宠妾。弘景帝向来对女人之事不上心,觉得哪个男人不是三妻四妾,宠就宠了,也不当什么,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就成。可谁曾想竟闹出这样的事,老五竟要休妻,明显不是一日两日才积下的怨愤,而是日积月累的。

“这徐氏实在不庄重,不体面,一点大妇的样子都没有!不过就这么休了,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李德全不敢接腔,只是笑着支吾,其实什么也没说。

弘景帝突然道:“明儿把他宣进宫来,朕倒要问问他是怎么想的。”

翌日,晋王来到乾清宫。

弘景帝刚和几位阁老议完事,也没耽误就将他召了进去。弘景帝正在看一份奏折,边问道:“你是想好了?”

晋王自然知道他在问什么,“儿臣想好了。”

“不过是个妾。”

晋王倒不是无言以对,只是他想说的话很多都不适合拿来对弘景帝说,索性他便什么也不说。

弘景帝也不是第一次面对这个儿子,还算了解他的一些秉性,一见他这模样,就知道他心里肯定在大逆不道。

遂,他也不打算再绕圈子,似恼非恼地挥挥手:“这事不要再提,朕是不会准的。”

“为何?”

弘景帝很严肃郑重的样子,“朕是为了你好。”

就如同弘景帝了解晋王的一些秉性,晋王同样也了解弘景帝的一些习性,见他这样,他脑中电石火花般闪过一个念头,突然明白父皇为何会这么做了。

不外乎是为了惠王世子赵祚,也就是前皇太孙。

其实弘景帝很早就给赵祚挑好了太孙妃,乃是陈家的嫡幼女。这陈家虽不是什么簪缨世家,却也是清贵之家。家中中过举人进士的子弟无数,在一众文官中是中流砥柱的存在,赵祚能娶陈家的女儿,对日后继承大统将会如虎添翼。

可惜这件事让晋王命人给搅黄了,陈家的女儿和表哥私奔,陈家没办法交差,只能报了病丧。当然这是对外之言,陈家自己人以及晋王都清楚陈家的小姐其实并没有死。

这事且略过不提,因为孙子临近大婚,未婚妻突然病丧,弘景帝可是有一阵觉得晦气。也心疼赵祚命中有此一劫,更是想补偿他,就又为他指了一门婚事。

这次对象的出身比之前那个更高,乃是王阁老家的姑娘,其祖父在一众文官中执牛耳地位的存在,本人也是家中嫡出,千娇百宠长大的。

本是定在今年十月大婚,可谁曾想中间出了岔子,人家小姑娘不愿意了。

王阁老亲自来找弘景帝说的,说他这孙女从小娇惯的任性妄为,他家那个老婆子又宠得厉害。不知怎么突然孙女就闹着不嫁了,说要在家中多陪祖母两年。小姑娘哭,老婆子也哭,祖孙俩哭得王阁老实在没办法了,只能进宫来找弘景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