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第6/8页)

薛妃便将李泓执意册立八皇子的事情说与祖母与母亲听,又让祖母在外面拉拢朝臣命妇,为自己的儿子造势。

薛老夫人虽然以前每次进宫,每次都会劝解薛妃不要参加夺嫡之事,可那都是薛怀信的意思,可今日听孙女话里的意思,天子执意立八皇子为太子,她的孙女还能推辞不成?

更何况,薛家出了个太子,她面上也有光,日后儿郎们的晋升,也更为顺畅些。

这简直是百利无一害的事情,也不知道薛怀信在犹豫个什么。

薛老夫人满口应下。

薛妃送走了薛老夫人,心中长舒一口气。

她的儿子成了太子,她便会母凭子贵荣升皇后,后宫之中,便是她一人的天下。

外朝上,她的祖父是位列三公之一,她的叔父掌廷尉,前朝后宫相辅相成,她哪里还需要怕程彦?

程彦虽然有一个掌兵权的母亲做靠山,但长公主终究是女流之辈,程彦与程家人的关系颇为一般,长公主终究会老去,到那时,程彦便是一个孤女,还不是任由她揉捏?

想到这,薛妃越发自得。

待她成了皇后,程彦以前给她受过的委屈,她必要千百倍地还回去,好让程彦知道,她薛家的女儿才不是好惹的。

还有那个李斯年送进宫的崔美人,她没入宫时崔美人便没少讥讽她是庶出,如今入了宫,更是日日给她添堵,待她得了势,必然要将崔美人千刀万剐!

........

李淑刚至紫宸殿正殿的台阶上,便听到殿内李泓摔东西的声音,脚步微顿,片刻后大步走了进去。

李泓原在气头上,见李淑过来,连忙整了整心情,迎了上去,道:“长姐,你总算来了。”

宫变之后,他便没再见到长姐了。

崔元锐说,李承璋逼宫之后,禁卫军死了大半,长公主担心有心人趁机作乱,便去忙着布署宫门守卫了。

李泓听了,便点头颇为欣慰。

到底是他的长姐,哪怕他做出不少伤她心的事情,但在危难关头,她心里仍是想着他的,护着他的。

而今他因为想册立八皇子的事情与朝臣世家们大吵了一架,他拿那些人没办法,但不代表长姐也是如此。

这般想着,李泓便把自己生气的原因说与李淑听:“长姐,你来评评理,储君不立,国本不稳,朕担心日后再发生昨日的事情,便想着尽早立了太子,好断了其他皇子的念头。”

“可那帮朝臣却说,薛妃狼子野心,薛怀信又位居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若立八皇子为太子,日后也只会成为薛家手中的傀儡。”

李淑长眉微动。

这话说得在理。

她与朝臣世家们性子不和,政见相左,却在这件事情上达成了一致——不止朝臣们有这种担心,就连她,心里也犯嘀咕。

薛妃可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李泓那么多的宫妃加在一起,其心思手段也比不得薛妃。

更何况,薛妃后面还有一个四世三公的薛家。

李泓的声音仍在继续:“朝臣们让朕行去母留子之事,再让御史大夫辞官养老,如此,他们方同意八皇子为太子。”

说到这,李泓便气到不行。

他本以为,有着天命之说,又是从凌虚子的徒弟李斯年口中说出来的,那帮朝臣们便挑不出来错儿,可他还是低估了朝臣们的心,一个个引经据典让他无从反驳。

“长姐,你说说,若朕真依了那些朝臣所言,日后朕还有什么威信可言?”

李淑心想,你本就没甚威信,这件事在不在朝臣面前服软都一样。

心里虽然这样说,但李淑并未这样说,而是道:“朝臣之言并非空穴来风。”

李泓一怔,道:“长姐,连你也要薛妃死?”

李淑道:“先废后谢元的例子,无需我多讲,想来你也知晓。”

李泓便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