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所画(第3/4页)

可是在藏区能像所画这样唱歌的人实在太多了。从娃娃到老人,随手也能抓出一大把来。我的眼有些酸涩,不知道怎样来跟所画解释,走唱歌的道路并不容易。已经十九岁的男孩,学习音乐也为时过晚。那些小小的孤儿,因为有好心人帮助,还可以寻找机会上学或者学习手艺。但是孤儿所画已经成人,走上社会。没有家,也没有技术。有劳动力,却没有机会付出。他该怎么办呢?

蒋央,你可知道,一时间我竟被所画的处境难倒了!这个不懂汉语、且无一技之长的男孩,在汉地是没有出路的。他生在这片草原,草原给予他生命,语言,性格。他注定会在草原上。而你想:草原上并没有工厂,企业,没有就业机会,我要怎样来安顿他啊?

我把所画带到街道旁一处泥土地上。捡起一块石头让男孩在地上画画。我想看看这男孩有没有画画天赋。如果可以,我心中已经产生一个想法:带他去投奔我的推荐人耿秋画师,跟随画师学习壁画去吧。正好画师刚刚结束我们汉地那边的寺庙工程,已经回到家乡来。他早是托向巴喇嘛给我带过口信,不几天也会上我们学校去,说是要把多农喇嘛的碉楼用彩绘好好装饰一番。

这下便好,可以趁此机会向画师推荐所画。

所画在明白我的这个用意之后,很是兴奋,一头趴在地上,抓起石块认真地画起来。

当下他画的是一幅唐卡:自在观世音趺坐于莲花宝座之上。背面衬托着云朵。正面勾勒出净瓶。又有花器、青莲图形衬托两旁。

这男孩画得努力,认真投入,画着画着,却像是把自己也画进去——高高在上的莲花宝座里,除观世音菩萨,两旁又出现两个手持法器的童子。而童子的脚下,开始在添加一个形体似是卑微的男孩轮廓……

望着这种思路的唐卡画,我深深地吸下一口气,又长长地吐出来。抬起头来望天。天空方才还艳阳高照,但这张巨大娃娃的脸一下又变了,猝不及防地砸下一阵大雨。雨点很急,三下两下就把所画初步成型的佛像给冲洗了。所画站在大雨中望着消失的唐卡画神色困顿。

我的雨伞朝他罩过去。但是他闪开了。我的雨伞太小,太单薄,罩不住他高大的身子。我只好拉这男孩躲进街道旁的一家小饭店。

“所画,我们吃点东西吧。”我说。

所画犹豫片刻,摇摇头,回答,“不饿。”目光却瞟起饭店橱窗里的卤菜。

“老板,给我们称一斤卤牛肉,”我招呼饭店老板,“再烧一盘洋芋排骨。”

所画只一个劲地摇头,“不要了不要了阿姐,牛肉就够了。”

他趴在小饭桌上用手指沾茶水,又画画了。看得出他非常珍惜我给他提供的学艺机会。

我们要的菜等了大半天也没上桌。饭店老板一边给我们倒茶一边说着歉意的话。外面大雨仍在呼天盖地。饭店里又闪进两个躲雨的行人。从脸色上看,不像是长期住在高原上的人。裹着宽厚的雨衣,缩着头抱着手膀进来。他们站在饭店门口扑打着雨衣上的水。晃动中,一个人示意另一个人,然后四柱目光齐刷刷地朝着我和所画扑过来。

所画则突然神色慌张。那两人直径朝所画这边走,所画赶忙起身迎接,满脸怯畏。

“你在这里!”其中一个人招呼所画,语气里裹挟着抱怨,愣头愣脑,“……找到你了!我们走吧。”

我一点也听不懂那人的话。但是所画望望我,犹豫着神色回应那人,“我,我不去了。这个阿姐说可以送我去学习画画,所以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