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八十七只小娇娇(第3/6页)

比起那样的下场,魏令仪竟不知道要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才好了。

自古帝王的肩上担的重任就是国泰民安,海清河晏,可是不是每一个帝王都能顺自己心意去建立自己国家的法度和百姓的安居乐业。

因为是人就会有野心,行商有野心,做官有野心,甚至平民百姓为了家产也会兄弟阋墙。这些需要法度、需要教育、需要规则去镇压。

先祖爷建立大越的时候,就说过,王朝或许不会世代存活,可百姓永远都会有。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地方,身为帝王,永远都要居安思危。

这一点,魏令仪觉得圣人和太子殿下都做得很好。

对于安王,圣人登基的时候,他年纪虽小,却并不是完全不知世事。安王的生母是先帝的宠妃,宠妃和皇后,本就是不能共存的,尤其是宠妃想要扳倒皇后,最后却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在这件事上,安王受到的教育和影响,不会让他觉得宠妃该死。而是他会觉得,原本他也可以得到的东西,却因为哥哥们的狠心,让他都失去了。

有什么比自己原本唾手可得却功亏一篑更难受吗?

安王就是这么想的,先帝贵妃还活着的时候,安王觉得自己也不差,尤其是颇得先帝宠爱,便觉得自己有和当年的圣人一较高下的资本。

有些事,若一开始看不清,成了执念以后,就再也不可能看清了。

广宁王夫妇和魏令仪又被送回了乾坤殿,太子妃见状连忙上前,看到广宁王妃脸色苍白,想问却又碍于周遭耳目众多,只好先按下不发。

太后看到广宁王妃脸色这样差,却忍不住动了气。

魏令仪连忙上前给太后顺气,劝道:“皇祖母莫要动气。”

广宁王妃也跟着说道:“母后莫要为臣媳动怒,当心身子。”

太后不住地摇头,心中苦不堪言,早知今日她从前便不必心软……

广宁王妃何等聪明,看到太后的神色就知道太后心里想到了什么。她走到太后面半跪着,昂首看向太后,轻声道:“母后不必担心,也不必后悔。世事皆有因果,您别气坏了身子。”

太后闻言,看向广宁王妃的目光多了几分希冀。广宁王妃轻轻拍了拍太后的手,垂头在太后手上,道:“臣媳只盼着母后千岁,不愿因臣媳让母后忧烦。”

广宁王妃的话字字句句都说到了太后的心里,太后便红了眼睛,也不知是为广宁王妃说的话红了眼,还是因为心里苦闷红了眼。外头就有个人抻着脖子往里头看了几眼,又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魏令仪听力好,和广宁王对视了一眼。

广宁王又看了看皇后和躺在床上的圣人,眼睛里多了一丝情绪。

这几日皇后都不敢给圣人用药,那药都在太子妃的掩护下,悄悄地倒掉了。圣人吃的,一直都是从前的配的药。

广宁王看向皇后,问道:“皇兄这些日子如何?”

皇后摇头,面带忧色:“也如寻常一般,且这几日脸色也不太好。”

皇后的声音很小,仿佛不欲让人听见。

可乾坤殿就这么大,处处都有守卫,这话说得再小声,也得让广宁王听见,广宁王听见了,旁边的人自然也能听见。

魏令仪也听到了皇后的话,目光落在圣人身上,遥遥的看了一眼,结合皇后刚刚的话,眼底闪过一抹深色。

酉时已过,在乾坤殿正殿之内的看守之人就退了出去,当日的晚膳也在酉时过半的时候送来了。

因着魏令仪入宫带了斗珠和川紫,再则,安王不以魏令仪为威胁,倒是也没有让魏令仪身边无人可用,留下了斗珠。

斗珠去取了晚膳来,却还有一个跟着进来,瞧着就唯唯诺诺的小太监。

太子妃怔了一下,斗珠力气大,向来都是她独自一人把膳食提进来的。可没有想到,今日居然还带了个小太监进来,太子妃捅咕了魏令仪一下,魏令仪也有些狐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