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黄米小时候(4)(第3/4页)



  米爸嘴硬:"这不是你叫我唱的吗?"

  "我叫你唱,但我没叫你绷着个脸唱啊!曲子是太——抒情了一点,但你唱的时候,不能喜笑颜开地唱吗?如果你面带笑容地唱,我儿子就不会伤心了——"

  米爸大概在心里试了一下,辩解说:"这个歌的歌词都落在'窝'的音上,嘴向前撮得像张瓢,你叫我怎么喜笑颜开地唱?你试试,看你行不行——"

  米妈踊跃地试了一下,虽然尽量别把嘴撮得像张瓢,但还是没法做喜笑颜开状。米妈想了个歪点子:"那你就把最后一个字改了吧,改个能喜笑颜开的词——比如'茄子'什么的——"

  米爸想了一下,说:"好,等我来试一下——",米爸清清喉咙,唱道:

  "花儿为什么这样黑(K市发音如"赫")——"

  "为什么这样黑——"

  "唉,黑得好像,黑得好像——燃烧的——(急找押韵词)——车——"

  "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冥思苦想,最后蹦出一字)——色——"

  米爸米妈爆笑,儿子像看两个从疯人院里逃出来的病人一样,面上有惊恐,也有鄙夷。米爸米妈不敢笑了,从此打消挖掘儿子唱歌潜能的念头。

  过了几天,黄米突然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哄!"

  米爸受宠若惊,连忙抱起儿子,一手轻拍儿子屁屁,嘴里呜呜啦啦唱起一首老掉牙的催眠曲。但儿子用手去捂爸爸的嘴,说:"No,爸爸哄!"

  "爸爸是在哄啊!"

  换首催眠曲,还是不合儿子的意,米爸问米妈,米妈也不知道儿子要怎么"哄",而且也不是睡觉的时间,又问奶奶和太奶奶这个"哄"到底是个什么新典故,怎么米爸米妈都没听说过。奶奶和太奶奶也没听说过,奶奶纳闷说:"平时睡午觉都是念故事催眠的呀,怎么会要哄睡?是不是你们晚上是哄睡的?""没有啊,晚上也是念故事催眠的——"最后还是黄米给几个家长解了围,他拖长了声音"哄"了几下,他老爸终于明白了:"是不是叫爸爸唱'花儿为什么这样——哄——'?"儿子兴奋地笑了,催促道:"爸爸,哄——"于是爸爸"哄"了起来,黄米很认真地看他爸爸的嘴,看得十分努力,有时自己的小嘴也情不自禁地动起来。米妈得意地说:"看,我儿子学得多认真啦!将来肯定是一流歌星——"

  米爸唱了几遍,想邀儿子一起唱,每唱到倒数第二个字,就拖长了声音,在那里徘徊等待。如此这般地试了几遍,儿子的表情有点跃跃欲试了。

  米爸:"花儿为什么这——呃——样——昂——(撮着嘴做"红"状等待)"儿子有点扭捏,有点矜持,想唱不敢唱的样子。米妈等不及了,大喊一声:"轰——"(全体大笑)米爸接唱:"为什么这——呃——呃——呃——样——昂——"奶奶太奶奶也来凑热闹:"轰——"(又全体大笑)米爸:"唉——挨挨哀——哀——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岸—烧——熬的——(三个妈妈一起)火——"

  米爸:"它象征着纯——恩——洁底友——欧——呕——呕——谊和爱——哀——挨——(几个大人都渴盼地望着黄米,半张着嘴,但黄米仍没加入,米爸只好拼尽全力在那里'挨哀挨挨——')"

  仿佛等了半个世纪,黄米终于开腔,大喝一声:"停——"几个大人立马噤声,面面相觑,好不羞惭,都为自己刚才小丑般的举动后悔,一定是群魔乱喊,让黄米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