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洗牌(第4/9页)

郭文天和包衡私交甚好,两人合作亲密无间,有“焦不离孟”之称。郭文天下江南,除了面对北方派系对中组部的诉求让出常务副部长一位以缓解压力外,也有给江南注入新鲜血液,重新平衡江南局势的考虑。

江南是唐系根本之地,而二叔如果竞争下财政部长,是肯定会外放江南的,但阴差阳错,二叔去了岭南,没能去接触、整合江南一系,而随着梁副总理进入九巨头行列,随之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江南一系的某些干部可能会有新的想法。

郭书记下江南,就是为了将江南“派中派”的苗头扼杀在摇篮状态,这项人事变动是梁昱提议的,显然他对江南局势也有些忧虑。

而张省长,虽然比江南省委副书记、南州市委书记宋昌国要年长许多,但宋昌国蒸蒸日上,是张省长竞争江南省省长的有力对手。其实二叔是想压一压宋昌国的,认为他锋芒太露。其实唐逸明白二叔心底的想法,二叔担心派系内出现一个能和自己抗衡的强力对手,但唐逸倒是觉得大可不必担心,毕竟宋昌国江南色彩浓重,这类干部一般来讲只是一隅一地守城之臣。

郭书记坐镇江南,也使得二叔疑虑渐去,而张省长入鲁,新接任的常务副省长则和宋昌国年岁相当,自然成为宋昌国省长之路的强力竞争者,现在的宋昌国据说很艰难。

宋昌国的遭遇也令唐逸感慨万千,很早就被梁书记视为接班人,但锋芒太露,接班之路竟是荆棘密布,于方舟、张长生以及现在的江南省常务副省长林鸣,好似能与他抗衡的政治对手层出不穷,看似时运问题,实际上根本原因还是高层对他的不信任。

由宋昌国唐逸也想到了自己,其实自己也算锋芒毕露了,当然,自己的风头太盛主要还是年龄问题,一路走来,一直是共和国各级机构最年轻的官员。不同的是,自己有着很多别人无法企及的优势,这也是少年早发的自己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两世阅历使得自己对知识的吸收,对一些事物的判断有着惊人的顿悟。海外巨大的财富支柱更使得自己处理一些事得心应手,少了很多顾虑。至于所谓的先知先觉反而成了旁枝末节。

但宋昌国的遭遇也在提醒唐逸,“谦受益,满招损”,这六个字看似简单,但时刻谨记,则一生都会受益良多。

和张省长的谈话是轻松而惬意的,走近这位铁腕人物,就会发现他很温和,话语不多,但言必有中,和唐逸有着惊人的相似。

“很多人认为鲁东应该大范围推广集体化农庄,我认为还不适合嘛!”张省长微笑着说,他几次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压制集体化农庄改革的声音,可能觉得有必要向唐逸解释解释。

唐逸笑笑:“任何改革都是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就好像农村医疗保障,同样要根据地域,根据本地农村经济发展程度来定调子,要从实际出发。”唐逸顿了下笑道:“至于集体化农庄,还是在乡镇范围内的试验阶段,辽东几个试点县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唉,焦头烂额啊!”

张省长微笑道:“问题要一个个解决,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你是个不怕麻烦的人,焦头烂额浑不怕,一片丹心为乡民。”

唐逸忍不住笑起来,“我当你在表扬我呢!”

两人都笑,关系仿佛也拉近了很多。

在张省长家吃过晚饭,饭桌上胡小秋就有些神思不属,等上了车,唐逸就笑:“我看着时间呢,误不了你。”

胡小秋脸难得地一红,随即问道:“唐哥,你说我见面该说什么?”中午出来前,唐逸正色告诉胡小秋晚上和关荷的约会他必须去,至于自己和卞军的会面,很安全,不用胡小秋在场。

唐逸摆摆手,“别问我,我不知道。”谈情说爱,唐逸还真的不太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