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水落石出(第2/4页)

“当然,如果还有人有疑虑,也可以自己联系医院去体检,只要是正规医院,我们核查没有问题,体检结果一样有效。”

工人们都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情绪再不像方才那么激动。

唐逸环视全场,等了有一分钟,这才道:“现在,希望大家回去仔细想想,到底要怎么做才符合大家的根本利益,才是为了你们自己好,为了你们的家人好!”

唐逸跳下石墩,民警慢慢退开,市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穿着白大褂的市人民医院医疗工作人员就开始挤进人群发放资料,有问题的就耐心讲解。

半个小时后,人群慢慢散去。

唐逸接过黄琳递过来的矿泉水,咕咚咕咚喝了几口,口还真的有些干,好久没大声讲过这么多话了。

远处的人群中,杨铭深深看了唐逸一眼,回身,跟着散开的人群离去。

刘启光一脸感激地望着唐逸,连声说:“谢谢市长,谢谢。”

唐逸冷声道:“一早就认真耐心地和工人谈谈,会闹成这样的局面吗?你这管理者,不合格!”

刘启光又羞又愧,低头不说话。

……

文北楼顾名思义,就是文化路北边的十几栋住宅楼,十几年前的旧楼,墙身被雨水冲刷出道道斑驳。

这天下午,几辆小车驶进了文北楼,慢慢停下。

最前面的奥迪车门打开,市委秘书长顾喜武最先下车,他看了眼从另一边车门下车的唐逸,心中有些疑惑。

下班前,唐逸找到了他,说是要一同来看望一下马洪力,也就是那确定镉中毒的飞鹰厂工人。

顾喜武现在是“镉中毒事件”调查小组的常务副组长,他明白孙书记将他安排在这个位子的用意,现在,飞鹰厂事件不但是安东以及全省瞩目的焦点,更牵涉了市委市政府太多的权利冲突,利益纠葛。

就说这个调查小组吧,为了体现市委和市政府的重视,自然是由孙玉河书记担任组长,唐逸市长担任政委,按道理来说,书记和市长都是挂名领导,真正的调查是要他这常务协调各部门进行的,但唐市长却是对镉中毒事件事必躬亲,甚至亲自去飞鹰厂对工人进行劝说和教育,飞鹰厂479名工人已经在十几天前全部坐上了去往北京的十几辆大巴,现在应该已经在接受北京军医大学附属医院的体检。

顾喜武对镉中毒事件是很认真琢磨了一番的,心里也叹服玉河书记手腕厉害,毕竟,以市长圈子的发展态势看,似乎玉河书记被架空已经不可避免,一次次交锋后,玉河书记重新翻盘的机会越发渺茫,甚至,听说省委原本支持玉河书记的领导对书记的工作也颇有微词,所以,这次镉中毒事件可以说是一次可遇而不可求的良机,玉河书记也抓住了这次机会,将市长逼到了悬崖边缘。

顾喜武有些不解的是市长采取的策略并不是抛弃飞鹰厂,而是仍然在竭力地证明飞鹰厂的清白,或许是,因为年轻的市长从来没经历过惨败吧,该舍弃的东西,他却不舍得舍弃,这是年轻干部最容易犯的错误。

昨天,玉河书记刚刚从北京回来,顾喜武猜得到,定是玉河书记去北京活动了,防止医院为工人们做体检时有人插手舞弊。

看玉河书记从北京回来后情绪高涨,顾喜武就知道他此行收获颇丰。

不过市长呢,带自己来看马洪力?又是打的什么算盘?顾喜武再次看了眼唐逸,唐逸脸上,是那样的从容。

马洪力就住在一楼,防盗门没锁,家里应该有人。

林国柱敲了几下门,不一会儿,房里响起脚步声,接着门被拉开,一名健硕的壮汉疑惑地看着门外的人。

唐逸和顾喜武在医院都同他见过面,马洪力认清外面的人后,赶忙让开条路,诚惶诚恐地道:“是,是市长和领导们,快请进,请进。”